這古怪拗口的天魔真名之後,就是一個真真正正在億萬天魔中闖出名號的、令所有到域外修行的修士都為之心驚的魔頭:
兵災魔王。
這魔頭,本身是天外劫魔的級數,還沒有資格“稱王做主”,然而由於其在“凝念聚煞”上的精深造詣,最擅長糾眾強襲,打伏擊戰、殲滅戰,不發則已,一旦發動,往往是億萬天魔洶湧成潮,成百上千的修士絕命域外,連幾大門閥都吃過他的虧。
在西方佛國,便給它升格,安了一個“魔王”的名號,稱其為“兵災魔王”,可見為禍之烈。
自此“兵災魔王”接手追剿、主持魔潮中樞之後,餘慈確實壓力劇增。
有趣的是,打過這些場,兩邊還未曾真正照面。
輦車疾速賓士,眼看要撞上前方雲壁,輦車上諸般神通顯化出來,勾動星辰,不取別的,就取遭劫雲隔斷的大日。
真界大日是由巫神花費多劫時光,自域外深處牽引而來,又多有“斧鑿”而成,繞界而行,迥異於域外星空常態法理,偏不失先天之力。
兩相對照,愈能見出巫神在天人九法應用中的玄妙之處。
尤其是本體在域外傳回相關感應之後,餘慈可謂是頗有心得。
借大日之力成就符法,事半功倍。
對這手,天魔一方吃了不少虧,如今立起劫雲,隔斷日光,便是有意剋制。
然而,這畢竟是在真界之內,餘慈何懼之有?
他也不是臨時抱佛腳,連續兩個月的激戰,他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其腰間便佩一件金鈴,乃是太上圓光流金火鈴符所化。
此符本就是“諸天飛星”符法中最頂尖的幾個之一,又以早年解良所授的貫氣法,每日行功加持,兩月來斷斷續續,也有四五十遍,幾乎是到了他這具分身所能控制的極限。
此時不需刻意,鈴聲響起,百丈範圍之內,便再無一個念魔、煞魔能立得住身,不論有形無形,紛紛散開。
壁立劫雲,也隨之崩潰一角,輦車順勢就撞了過去。
輦車飛奔如光如電,然而剛闖進雲層空隙,便有烏黑長矛飛空,直貫過來。
鋒芒倒不甚刺眼,而是凝如墨滴,且無聲無息,蓋因其速度遠超音速,迎著車勢,相對而行,更不給人反應的時間。
此矛便是天魔煞氣所凝,不知裡面聚了多少念魔、煞魔的精氣,對修士而言,就是見血封喉的毒藥。
餘慈沒有動作,玄黃悶頭駕車,也萬事不管。
可那矛尖在白虎額前數分,便倏然隱沒,再現時,已經在輦車之後。
長矛去勢不減,一往無前衝著後方合攏的魔潮貫入,破開大洞,轉眼不見。
這時候,天空中才響起鬱郁雷音。
餘慈腰間金鈴跳動兩下,節奏略有變化,是對近在咫尺的兇橫魔意的反應。
他的虛空神通是以心內虛空為本,若用魔門分身,即鬼厭,是幽冥九藏秘術。像這具分身,還是欠缺了點兒,不過短時間內,扭曲虛空還是能做到的。
只是“兵災魔王”聚合魔煞的造詣,也是不淺,同樣可以干擾虛空,雙方角力,始終在一線之隔,一個弄不好,就敢被貫胸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