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萬騰山所想,餘慈非常懂得進退,絕不會把別人一時的忍讓作為資本,他更清楚一件事:
不管虛空裂隙、天魔入侵、本地魔巢等等事項,如何紛亂複雜,帶來的壓力又有多麼巨大,在如今的東華地界,作為佔領方的論劍軒,佔據的優勢地位仍沒有本質的變化。
他們沒有必要做出這種自家修士自置絕地的事來。所以,一切的舉動,定然還是另有目的。
論劍軒的支援也沒有停止,最初那一道撕裂妄境的劍虹之後,隔了這段間,又一道劍虹飛架,但方向不是往這邊,而是直聚原本妄境的最深處。餘慈看到,那虹光飛落之後,其上分明是下來了一隊劍修,結陣殺入天魔群落中。
此時,萬騰山卻是主動開口解釋:
“本宗已從刀蟻等魔頭的調動中,找到葵陰魔巢可能存在的位置,正欲行釜底抽薪之事。”
此言實有振奮士氣之用,他手下的劍修此時正與劍意相合,結陣衝殺,沒什麼反應,但餘慈這邊一行人中,頗有幾個喜色溢於言表。
雖然有餘慈指揮若定,除了最初被斬殺的那一外,至今都沒有什麼損傷,但他們在中樞位置,也是連續受到刀蟻衝擊,最危急的時候,甚至有二十餘隻一發地殺過來,連鬼修真人魁鬥都受了傷。
連續的交戰,讓一眾修士心神疲憊,早已有了厭戰之心,聽聞這個訊息,又如何不喜?
這一場慘烈戰事,總算要過去了。
餘慈卻是神色不動,其餘幾位長生真人,倒是面色沉重。
長年與天魔交戰,必須要承認,天魔、外道、眷屬、奴族這一整套體系,實是慣有著嚴密周備的結構,各自為戰的情況,在它們身上極少出現,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葵陰魔巢如此關鍵之物,一旦受到衝擊,周邊天魔群落,豈有不無迅速反應的道理?
戰事確實快要結束,但最艱難的時刻才剛剛到來。
萬騰山的本意,亦是提醒,他很快又道:“變陣在即,諸位小心。”
盡了告知之義,他再沒有任何耽擱,一擺袖子,整個人身形就此消失,幾乎與他同步,餘慈將最新的指令,打入眾人心頭。
四十人的修士群體,不管是論劍軒也好,餘慈一行也罷,就在此瞬間,以完全不同於之前劍陣運轉的方式,流動起來。
這一點,被餘慈通心劍意指揮的眾修士,感覺最是明晰。
他們雖然還在劍陣的中樞,但此時此刻,劍陣的變化就如同無定之風,往復奔走,偶爾打一個旋兒,還有風眼可以把握,但絕大多數時候,劍氣縱橫,時散時聚,全無任何規律可言。
在萬騰山的控制之下,劍陣正在進行一番極其精妙的調整。
而在劍陣外圍,刀蟻群同樣時隱時現,並沒有被其靈動的節奏帶偏,反而以其兇悍之勢,又滲透進來一些。
但這並不代表劍陣的變化受限,因為這一輪調整太過劇烈,劍陣中樞飄忽不定,正如人之重心,有時都會跑到體外去,讓刀蟻滲透進來固然兇險,卻始終沒有被它們鎖定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