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 第223章 希文入臺(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3章 希文入臺(下)

范仲淹參觀的最後一個工廠可謂是戒備森嚴,守衛的廂軍嚴格核對令箭,問清楚緣由,仔細登記好,才放二人進去。

此處是臺灣武備工廠,鋼刀和鋼槍頭在鐵場已經打造好直接出廠,武備工廠生產的是滑輪弓、鋼弩、床弩、彈簧絞盤投石機、板甲。

武備工廠共有五個工坊,第一工坊是機加工,幾十臺水力車床一線排開,車削大大小小的滑輪。

第二工坊是拉絲工坊,牛拉的拉絲機將退火後的鋼筋經過一道道拉絲模減徑,最後再絞成各種粗細的鋼絲繩。

第三工坊是組裝工坊,組裝各式弓弩和投石機。

第四工坊是冷鍛板甲工坊,裡面已經安裝好了五臺大型衝壓機,水輪機帶動鍛錘緩慢上升,工匠們在模具上放入鋼板,待巨大的鍛錘上升到頂端,扳動手柄,鍛錘在重力作用下飛速下降,“咣噹”一聲巨響將一塊塊胸甲、背甲衝壓出來,工坊還有三十多丈的空地,幾十個工匠正在安裝水力衝壓機。

第五工坊是模具修配工坊,負責對沖壓模具和拉伸模具的修磨。

范仲淹從未見過後世的加工手段,看過後讚不絕口道:“臺灣這等手段當是天下第一。’

葉志平傲然道:“官人此話不假,即便朝廷三司軍器工坊也是按照先生的建言改造而成。”

出了武備工坊,在不遠的山谷裡還有數棟正在興建的工坊,范仲淹問道:“那處新建的工坊是打造什麼物什的?”

葉志平望了一眼道:“那處是禁區,是武備工廠的火藥工坊,不說官人你,即便在下也不能隨意出入,比鐵場還要嚴格。”

說罷看了看天色道:“走吧,先生和提舉應該已在衙門的食堂裡等候官人。”

兩人坐著馬車回到了營田司衙門食堂,葉志平領著范仲淹進了小包廂,吳夢、林貴平、智慧和尚,還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郎在裡面等著他。

范仲淹連忙上前見禮,眾人起身來回禮,葉志平推著范仲淹坐了客位,吳夢主位,那少年郎坐在吳夢身邊侍候,葉志平介紹道:”這位便是在下的小師弟丁睿。“

范仲淹一聽,這不就是尹離說的少年天才麼,忙抱拳道:“原來是丁小哥,在下聞名已久,聽聞丁小哥可是臺灣島上的天才神童。”

丁睿嘻嘻一笑,抱拳回禮道:“官人定是去了食品廠,我那尹離師兄又在胡說八道,小子就是一介普通少年而已,並非什麼神童。”

葉志平揶揄道:“小師弟,你切莫再謙虛了,你若是一普通人,我等這些師兄們要鑽進磚縫裡去了。”

吳夢制止道:“好了好了,如今你們都長大了,不要在客人面前嘻嘻哈哈,互相取笑。希文老弟,今日可看全了?”

范仲淹嘆道:“吳先生,臺灣的工坊真是匪夷所思,在下深表佩服。最令在下佩服的是林提舉和眾位同僚可以與民同甘共苦,如此方為天下百姓父母官之遠大胸襟。”

吳夢暗暗點頭,這才是那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不被臺灣種種後世的技術手段迷亂了雙眼,一針見血的點出了臺灣最高明之處。

林貴平忙抱拳道:“多謝範倉監誇獎,這也並非本官的功勞,來此之前,某與吳先生、大師三人共同商議許久,定下些許方略。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故在臺灣,我等三人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方能讓臺灣子民有樣學樣,扭轉不良習氣。”

范仲淹道:“林提舉,下官真是佩服臺灣官場之風氣。有傳聞說吳先生曾言:‘朝堂袞袞諸公,當為萬民表率,以身作則,不貪意外之財,不獲腐敗之利,不受商賈之賄,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在下甚是贊同。不過在下有個疑慮,我大宋朝廷皆為流官,若是日後臺灣來個庸官,此般原則還能堅持否?”

林貴平、吳夢、智慧和尚相視一笑,智慧和尚雙手合什答道:“範施主說的極是,當年貧僧與君烈和昕頌都有過此事的探討,也想好了應對方略,不過眼下不宜公開,當在幾年內於臺灣試行,範施主不妨看看結果再說。”

吳夢接過話題說道:“希文老弟是個愛民如子的官人,此次看了曬鹽之法,水泥,對泰州海堤有了心得吧?”

范仲淹點了點頭道:“在下在婁江港等候海船時,到當地縣衙去過,仔細問過崑山縣修築海堤和船閘的情況,有了陽澄湖和船閘的蓄水,如今蘇杭段的運河水位提升了許多,六百石的大船豐水枯水都可通行無阻。

崑山亦用水泥興建了不少海堤,如今蘇州一地的水災極少,在下對治水已有心得,便是因勢利導,河漲湖蓄,船閘即可蓄水也可洩洪,豐水期要保持最低水位,一旦暴雨河水猛漲,當迅疾開閘洩洪。而枯水期反倒要保持最高水位,保障運河漕運。”

吳夢讚許的點了點頭道:“希文說的甚是,那曬鹽之法你可是看懂了。”

范仲淹笑道:“先生,那真是窗戶紙一捅就破啊,曬鹽之法簡單之極,特別是有了水泥,那幾個曬鹽池、結晶池並非難事,只是泰州若是出產雪鹽,那蘇州的雪鹽如何是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吳夢道:“雪鹽你還是做不出來的,那曬出來的雪鹽有雜質,蘇州的雪鹽還有別的手段去除雜質,卻暫時不能與你知曉,須得西北安定下來,才能公佈雪鹽的製法。不過曬鹽比那不得其法的煮鹽可是要便捷許多。”

說說笑笑間,酒食上了桌,看到桌上紅紅綠綠煞是好看的菜式,聞著鼻尖的香味,范仲淹唾沫直嚥,他自幼家中貧寒,何曾見過如此之多的菜式。

吳夢一一給他介紹桌上的炒菜,替他夾菜,又勸了幾杯酒,范仲淹吃的臉紅脖子粗,肚腹脹滿,滿眼昏花的被葉志平扶著回了客房。

丁睿推著吳夢往海邊小築走去,邊走邊問道:“範希文有甚傑出之處,師父對大宋官員素來只是客氣而已,可對此人甚是另眼相看。”

吳夢道:“此人未被臺灣的種種技術手段迷惑,而是一眼看出臺灣最高明之處便是“公平”二字,證明他是這世間最純正計程車大夫,上下幾千年,天地之間的正氣他都具備,日後必將是千古名臣,你可對範希文多多給予幫助。

丁睿道:“師父,你如此篤定他一輩子會一直如此?”

吳夢笑道:“若是他人師父無法肯定,但是對此人師父敢打包票。”

丁睿點了點頭,他對師父的話自然是深信不疑。

第二日,范仲淹要回泰州,吳夢送了他幾本數算和格物的書籍,卻並不想啟迪他後世的政治思維。

吳夢的思路一直很明確,在這思想界風起雲湧的大時代,要允許有各種思路出現。科技的起步、工業的革命,必將讓這些士大夫的儒家思想也發生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後世思想界並沒有處理好信仰的問題,他也無法保證自己的方法就一定是正確的,所以還不如像春秋戰國一般,先來個百家爭鳴,最後再統一信仰。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