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浪子神探> 第五卷 北斗迷蹤 第85章 北斗迷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 北斗迷蹤 第85章 北斗迷蹤

一行遊客人群,正跟著一個年輕導遊小姐進入金陵博物館內。

導遊小姐笑嘻嘻說:“我先問大家一個簡單問題,這金陵博物館和博物院的差別在哪裡呢?”

遊客一下子給問住了,咦,對了,為什麼一個叫“院”,而一個叫“館”呢。

“是不是博物館先被佔了,後面一個名字沒得起了?”

大家笑了,導遊小姐也很燦爛地笑著。

她說:“這個為遊客說的還真差不多,金陵博物院在中山門內半山園,前身是民國時期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央博物院,解放後,叫中央,肯定不合適了,所以叫金陵博物院,繼續以博物院之稱。”

又有遊客問:“這博物館這裡收藏的寶貝,多不多啊,都有什麼好東西?”

“多啊,金陵博物館擁有各類藏品十幾萬餘件,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品,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和備受國內外學術界矚目的珍品。尤其是,中國的國寶之一,元青花韓信月下追韓信就在三樓珍藏,這可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國寶之一……

元青花有多珍貴,在去年的倫敦拍賣會上,一件名為“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就被拍賣到2.3億人民幣的天價。而這一件藝術價值和體積都遠高於鬼谷子下山元青花,早被業內專家戲稱,就算出價十億元也不賣。”

導遊笑著介紹,“纖穠適宜,這件寶貝是迄今出土青花瓷器中儲存最完好、藝術價值最高的元代青花瓷精品之一。為了防止仿製,這件元青花僅一面可以公開展示,不能稱重,因為瓷器的重量也是鑑定瓷器真偽的一個重要資料……”

“既然有這麼多寶貝,怎麼把這個破劍鞘還掛在大廳裡,還是空的,劍都沒有……”一個遊客質疑道。

女導遊解釋道:“這個的確不是什麼寶貝,但有著神秘的故事,所以博物館把它放在二樓大廳裡……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斗七星寶劍的劍鞘,但寶劍丟了,很可惜。據說北斗七星寶劍是中國古代的一件寶物,也有人說它蘊含著一個寶藏的秘密,傳說說是元末皇帝把它們的寶藏藏在了一個山裡,希望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回到中原大陸……”

北斗七星寶劍,簡稱七星寶劍,曾經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乾隆皇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排在第六位,他除了是在中國歷史上掌握最高權力時間最久的皇帝之外,還是活得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但即使是他,到死也未能解開七星寶劍的秘密,於是乾隆臨死之前決定將其死後和他一起陪葬。

於是,七星寶劍也和乾隆皇帝一起下葬,本來七星寶劍可以永遠地平靜地安放在地下,但卻沒想到盜墓者橫行無忌,乾隆墓包括北斗寶劍被盜墓者盜出,不得不開始顛沛流離的經歷。

這就要提到民國軍閥之一的孫殿英,這小子膽大包天。在1928年7月2日,孫殿英以演習為名包圍了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一夜之間連掘慈禧和乾隆兩座陵墓,將陪葬的金銀珠寶等洗劫一空,裝了滿滿二十大車返回駐地。

愚蠢的孫殿英還將這件事當做了自己的功績四處宣揚。一個月後,南京的《中央日報》在頭版報道了“匪軍掘盜東陵的慘狀”的訊息,震驚全國。各界人士強烈要求法辦孫殿英。此時孫殿英方才慌了手腳,他用盜陵得來的贓物,四處打點當朝權貴,把乾隆朝珠中最大的兩顆送給戴笠,將慈禧口中含的那顆寶珠送給了宋美齡,將“金玉西瓜”送給了宋子文。

一番打點後,強烈法辦之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十年之後,抗日戰爭爆發,已經沒了兵權的孫殿英人在北平,和日本人交好,但怕被日本人失敗後被老蔣當漢奸秋後算賬,於是在北平的他又將最珍貴的北斗七星劍交給軍統手上,北平軍統頭子馬漢三,戴笠的親信之一,請他上交戴笠轉送老蔣。

抗戰期間,兵荒馬亂,通道堵塞,戴笠收到這一情報後,命令馬漢三設法將寶劍送往重慶,呈獻給老蔣。

但馬漢三深知這把北斗七星寶劍價值連城,覬覦已久,他還想利用戰亂的形勢,尋覓機會擁為己有,拖著時局混亂的藉口沒有立即行動。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1940年,馬漢三在張家口活動的時候,被日軍逮捕。

馬漢三落到日本特務機關手裡以後,為了活命,供出了所有知道的情報,為了活命他還找到了川島.芳子,獻出了價值連城的七星寶劍,於是被日本特務機關秘密釋放,回到國民黨軍統,繼續負責北平軍統工作,潛伏了下來。

日本人投降後,時刻關注寶劍下落的馬漢三,得知寶劍此刻藏在大間諜川島.芳子在北平的家裡以後,迅速逮捕了川島.芳子,並從她家中搜出了寶劍。

戴笠到北平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到第一監獄提審川島.芳子。

獄中的川島.芳子卻說出了一個令戴笠震驚的秘密:原來,軍統北平站站長馬漢三在抗戰的時候曾經被捕叛變,前不久,馬漢三又從川島.芳子家中搜走了一把叛變時獻出的七星寶劍。戴笠從川島.芳子口中獲得這個意外訊息以後,馬上進一步對馬漢三進行了秘密調查。馬漢三發現事情敗露以後,為了保命,主動把寶劍交給戴笠,還給戴笠送了好多金銀財寶、古董、字畫。

戴笠一念之慈,暫時放過了他。拿到北斗七星寶劍,他也沒敢藏私,準備回到南京送給老蔣。

也就是1946年3月17日,這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對於軍統來說,天塌了。

當天,戴笠攜七星劍由青島啟程直飛南京準備面蔣。誰知飛機一頭撞在江寧岱山上,機毀人亡,大火燒了數個小時。軍統頭子之一的沈醉親自去收殮,但他和局長毛人鳳彙報說沒有找到這柄寶劍,只有它的劍鞘……

北斗七星劍又消失了!但軍統沒敢對外吱聲,只是偷偷地展開尋找計劃,代號317行動,由沈醉親自負責,結果自然是什麼都沒有。

戴笠的死是一個謎,有人說是天氣原因,天氣惡劣,飛機失控;有人說是老蔣認為其跟隨時間太長知曉秘密太多需要消失;但軍統內部懷疑,是馬漢三為了報復,令人在飛機上裝了一個小小的炸彈。因為,只要寶劍到了老蔣手上,馬漢三曾經投降日本人的記錄就沒法隱瞞了。對這一點,馬漢三心知肚明……

甚至,還有人懷疑這個北斗七星寶劍是不是被第一個趕到現場的大特務沈醉藏了起來……

沈醉受老蔣之命,將寶劍劍鞘和戴笠的遺骸一起放入棺材中,運回靈谷寺志公殿暫放。

數月後,老蔣親選無樑殿西側一片前有小池塘的坡地,將戴笠安葬。

因戴笠殺害過許多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害怕受到報復,在國民黨撤離金陵之前,作為戴笠培養出來的嫡系,沈醉親自下命令移走戴笠的墓碑。

沈醉的顧慮很快就成為現實,1951年春天,躲不過去的戴笠墓被揭發出來,迅速被革命群眾被夷為平地。於是,就有了目前博物館的這個寶劍劍鞘。

……

圍在劍鞘前面的遊客越來越多。

“有史料記載,開館之後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紅漆木棺。”一個團隊的年輕女導遊在慢悠悠地給她團隊顧客介紹:”開棺後等文保單位趕到,他們發現裡面除了戴笠遺骸外,只有一把被燒得變形的手槍,一個皮鞋後跟,還有就是這把七星寶劍劍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