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站立於石壁頂上,心中喜悅。
麂子、野兔、野山羊在安祥地喝水,隨心決定不打擾它們,這個盆地就不下去了,這裡離最高峰不遠,隨時可以再來。
打量下地形,隨心從左邊繞往下個盆地。
踏著樹梢翻過山樑,隨心見這邊沒形成盆地,是大片雜木林,僅僅中間凹下去了一些,過去瞅一眼,見低窪處有個小水塘,正好見到有穿山甲在飲水,隨心想,幸虧自己喜歡在網上瀏覽動物圖片,一般常見的動物,自己一眼就能認出來。
隨心又看過去三個盆地,只見到第五個盆地比第二個盆地還大,動物更多,而這個盆地的位置,已經往山區裡挪了不少,隨心目測下同最高峰的距離,已超過了兩公里。
難怪這裡杳無人煙,普遍人千辛萬苦爬上山來,又怎麼能在這樹木參天,藤條灌木稠密,上下崎嶇不平的深山中生活,即使強行留下來,這後勤保障會很艱難,要過苦不堪言的曰子。
隨心不往左走了,如果一直往左前方走,就會到達去金礦和山區水庫的公路。
隨心改往縱深裡過去,翻過山嶺,發現這下一個盆地有新意,它並不是真正的盆地,倒象個大峽谷,有很大的一條豁峪通往前面的盆地,這種峪口,遠了,就看不清。
這個盆地可以稱谷地了,它深得多,以山下河岸為參照物來觀察,這個深度可能到了小半個山腰處。
隨心靠近一看,竟然有相鄰的兩面是石壁,石壁是垂直的,但經歷千萬年的風化,它也有了奇形怪狀的各種裂口,呈現出黑、灰、棕黃等顏『色』的條紋,間或長著青草,而綠的疤痕是青苔,這些部位應該是堅硬的岩石。人很難從這兩面石壁下去,峪口就在石壁上,這地形,只能是地殼運動時留下來的。
其它兩面山坡雖說也比較陡,但人和動物還是可以攀緣。
隨心來了興趣,也不下去看了,就順著峪口的方向踏著樹梢往前查探。
這片大山已給了隨心個感覺,是盆地多,深峪多,樹大樹多。
當隨心來到有峪口的這道寬闊的山嶺時,立即有了重大發現:前面的盆地簡直是個“大村落”。
隨心回想站在後山最高峰上望這邊的情形,因為崇明山上的山嶺山巒就象張大網,這裡就是網格比較大的地方,實地一看,隨心認為這個“大村落”也比較深,只是沒過來的谷地顯得深而已,因為它的大,反而不覺得深。隨心猜測,這裡只怕沒人來過,是片真正的原始森林,而峪口,就象斷裂的一處網繩。
看著“大村落”,隨心感覺有些名副其實,因為裡面到處有石頭小山,長有青草和絲茅,不是一昧的樹木,錯落之間,就有了生氣。隨心在一座石頭小山上看到了山羊和野兔,可以肯定,這裡是動物的樂土。
隨心掃視完盆地,開始仔細察看四周的山脊,看向右前方時,只見那處山脊有片凹陷,有了之前的峪口啟發,隨心就直奔凹陷之地而去。
隨心踏著樹梢,先行下山,到了“大村落”,就看見了一條五六米寬的山溪,這山溪,也可叫小河了,流向正是凹陷處。
隨心判斷,這條山溪就是從後面那處谷地流過來的,這盆地裡,小溪流應該不少,而凹陷處,可能就是另一處峪口。
山溪的水挺清澈,仔細看,有扁長的魚在遊動。這種高山魚,肉質應當很爽口,營養價值應該很高,隨心推測。
沒有耽擱,隨心順著山溪,踏著樹梢而行,走過一公里多距離,接近了凹陷處,隨心這才看清它的原貌,原來這裡是道狹窄的山縫,因為是v形,這才象是凹陷進去了。
隨心踏著山縫上的樹梢繼續前行,要看看這條更寬了的山溪到底流往何處。
這個山谷有些長,到得中間,形狀不規則了,既有如刀削的石壁,又有垮塌的崎嶇陡坡,隨心看了,覺得可以編些神話傳說,這裡或許是被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碰了一下,也可能是被超級閃電劈正,總之是普通人難以透過。
隨心飄然透過。
出了這條山谷,隨心眼睛一亮,這又是個盆地,前面的山峰還挺高。
是的,隨心清楚,有些山峰不比河邊望到的最高峰矮,甚至遠方的山峰更高,那邊,是真正的山區,遍地是群山衝谷,連著山區公社那邊的山巒。
這個盆地周圍的山脊或高或低,它們的背後不是盆地,就該是低窪地帶,隨心肯定,那裡的動物也少不了。
這個盆地中間沒什麼高地,青草遍地,灌木叢生,小樹稀稀落落,隨心看到了野兔,還有,那是獾?是的,是獾,又叫狗獾。
狗獾雜食『性』,以植物的根、莖、果實和蛙、蚯蚓、小魚、沙蜥、昆蟲幼蟲及蛹)和小型哺『乳』類等為食,這裡,儘管海拔在三四百米,它也容易生存。它的肉,味甚甘美,要到下世紀的2008年才被宣佈為瀕危物種,予以保護,那是二十多年以後的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心真的有點小興奮。
隨心仍順著山溪前進,這次,溪流向左轉了個彎,順左邊低矮的山坳流了出去。
踏著樹梢,還沒完全走出山坳,隨心就被眼前的景『色』驚住了,好大一片平坦的壩子!至少有三四平方公里吧,除了『露』出些石峰,還有點綴的竹林,從樹葉的變化看去,這裡就是個植物園。
隨心想,按人類見縫『插』針,遍地安居的習慣,這麼平坦的土地居然沒人居住,只能說明這裡離交通要道甚遠,上山的道路太過崎嶇,要知道,山區水庫庫區的原山衝裡面都是住有人的,這隻能說,此處地勢高出下面平壩村落甚多,又有眾多山嶺溝壑阻擋,才能形成為人跡罕至之地。如此看來,崇明山周圍有村落,是他們的村口與主流村落平齊,這才是有人住進去的原因。
溪流仍往前延伸,隨心下定決心,要探明這溪流究竟流向何處,它背後是明江,這溪水最終的歸宿應當是明江吧。
又經過了五個大同小異的盆地,其中兩個盆地有深潭,最後,隨心終於到了這溪流的目的地,它流進了一道很深很窄的狹谷中,溪水衝擊陡壁,落入下面的“隆隆”聲有些象悶雷。
隨心站在狹谷邊,打量這二十來米寬的裂谷,左右因為樹木的遮擋望不到頭,望向對面黝黑的岩石,心裡確定,這裂谷形成的歲月夠長,對面山上也是茂密的森林,那邊的地形如果不是盆地,就是層層疊疊的山峰了。面前二十來米的裂谷自己或許飛得過去,但不打無把握之仗,這裂谷絕對沒分割群山,會在哪個地方合攏,下面的水流應當會有地下河引向明江,地質構造有如巧奪天工,是處處有神奇的。
這裡,應該是舅舅後面的巍巍群山。
兩位舅舅說過,沒人翻越過這些山,到達那面的明溪公社。
隨心估計自己已用了不少時間探索群山,決定依原路返回,其它地方就另找時間察看。這趟的收穫不小,這山頂群峰中竟有如此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自己選個好地方,蓋些高腳屋,就是度假勝地。
回去的路上,隨心準備獵些大型動物下山,過來沒見野豬,不代表沒有,因為滿山的藤蘿就表示根莖植物豐富,表示野豬的食物豐盛。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