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晚報》編輯部。
《情與性》的單行本上市,毫無疑問在這個編輯部中又引起了波瀾。
只因這部小說,被《姑蘇晚報》八卦、小說連載這一快內容的主編周啟雲拒稿,結果周啟雲還因此被另外一位時評、社會新聞板塊的主編杜書桓懟了。
杜書桓認為周啟雲尸位素餐,錯過了一部佳作。
這樣的紛爭,自然也被其他編輯圍觀了,然後大家都知道了《情與性》這部作品。
後來《情與性》到一份名為《紅薔薇》的小雜誌上連載,果然極受歡迎,成了這份開辦時間並不長的年輕雜誌的主打之作。
可以說這份雜誌能夠被眾多讀者關注到,正是因為《情與性》的大受歡迎。
雖然半月刊文學雜誌《紅薔薇》,與《姑蘇晚報》並沒有什麼競爭關係,二者的型別都不相同,《紅薔薇》的銷量爆發,並不會影響《姑蘇晚報》的銷量。
但是許多《姑蘇晚報》的編輯,都會忍不住假設,如果當初周啟雲沒有拒稿,那他們《姑蘇晚報》的銷量和影響力會不會更上一層樓呢?
《姑蘇晚報》的銷量越高,自然就代表著編輯們做出來的業績越好,年底時大家的獎金肯定也會更高。
也就是說,周啟雲之前拒絕《情與性》的行為,損害了《姑蘇晚報》眾多編輯的利益。
有些編輯甚至還忍不住出去吐槽,導致不少其他報紙的同行,都知道了《姑蘇晚報》拒稿《情與性》這件事。
這毫無疑問讓周啟雲在編輯圈子都出盡了洋相,但是不得不說,此人臉皮頗厚,心理承受能力也挺強的,他一直堅持的觀點就是——
《情與性》這樣的低俗作品,只會曇花一現,絕不會被主流文壇認可,所以別看它一開始聲勢浩大,但是它絕對後勁不足,最終就好像海中的一朵小浪花,翻一下就沒了。
周啟雲反正就死抓《情與性》的“低俗”不放,結果還追看著《情與性》的他,陡然發現《情與性》後面的風格變了,深度與內涵開始飆升。
這讓他看得直皺眉頭,覺得自己似乎被打臉了,但他轉念一想,便露出了成竹在胸的微笑。
機智的周啟雲隨後又改口了,說《情與性》的人氣果然下降了,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在當初可就說了,《情與性》後勁不足!
這一天《情與性》上市,周啟雲便聽到編輯部中有人在議論——
“之前那部讓《紅薔薇》銷量迅速增長的小說《情與性》好像今天上市了,你有沒有買啊,要不借給我看一下?”
“我沒有買啊,感覺這部小說好像也就開頭好看,後面寫得東西太深了,我看到雜誌連載到第四期時,就沒有再看下去。”
“我倒是覺得還好吧,單純地寫H有什麼看頭,不過我後面其實也沒認真看,但是我也挺好奇小說結局的,總覺得一部小說不看結局,就缺少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