沬邑之中熱鬧了,從來沒有的熱鬧。
商帝擺下博神臺,所有商人,都可以和他一樣,同“天神”博鬥。
自從遷都沬邑以來,或者說就所有商人的認知之中,就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情。
封神之舉,上古聖皇之時,倒是曾有耳聞,但是以人偶為天神,確實亙古罕見。
更不用說,與“天神”博戲,“天神”輸了之後,又對它進行折辱了。
起初之時,根本沒有人上臺,大家都圍在高臺之旁,靜靜看著那人偶“天神”。
隨後,有一個孩童,不知道被誰慫恿,先與“天神”博鬥一局,天神還輸了,被孩童灌了一爵酒。
孩童上去之後,馬上又有一個青年上臺,與天神相博,不過他倒是沒有贏,輸了一局,喝完那爵酒之後,還大喊一聲“好酒”。
在往後,則就精彩了,沬邑之中的商人,連番登臺,與“天神”博鬥。
高臺下面,排出了一條長龍,商人輪番辱神。
高臺上面,“天神”不斷被灌酒,身上的裂縫越來越大,幾乎是就從口鼻之處的裂縫灌進去,馬上便從他身上的其他裂縫倒了出來。
沒人注意,孩童也好,青年也好,此時正在角落之中領賞。
商帝武乙的侍從,將賞賜給了他們之後,看著臺上的形勢,露出滿意的笑容,然後便回帝宮覆命去了。
在沬邑之中,最為火熱的話題,就是與“天神”博鬥,然後給“天神”灌酒了。
整個沬邑之中,幾乎是人人在討論。
隨著討論的進行,商帝武乙也派出了很多人,大談成湯至今五百年,但是神靈幾乎從來沒有幫過商人什麼。
無論是大河氾濫,還是蠻夷寇邊,幾乎都沒有他們什麼事。
而商人,卻還要花費眾多財力物力,對神靈進行祭祀。
那些除下討好神靈,幾乎什麼都不做的巫祝們,還擁有著王侯重臣一般的地位。
這些討論越來越過火,沬邑之中,巫祝已經聲名狼藉,不敢出來行走了。
帝宮之中的武乙,聽到侍從報告沬邑的一切之後,嘴角露出了笑意,差不多可以考慮下一步的動作了。
而在沬邑城外,蜀地的使者,以及靈山上面的一胖一瘦兩位巫,正一步步朝著沬邑行來。
肥頭大腹的巫即與瘦骨嶙峋的巫抵,兩人一邊走著,一邊心中嘆息不已。
沬邑的情形,早已在他們耳目所及,雖然知道沬邑之中,巫祝一脈形勢艱難,卻沒有想到,連神靈都在被商人所折辱著。
巫即的臉上,依然帶著笑意,充滿怒火的笑意,而巫祝,臉色則是更加的陰沉。
倒是旁邊那位青衣人,臉上似笑非笑,看向了沬邑之中。
······
在那座高臺之下,有一個美豔脫俗的綵衣少女,興致勃勃看了一會這辱神之景,然後搖頭一笑,身子倏忽一動,便消失不見了。
下一刻的時候,她便出現在了沬邑之南,一位全身素黑的嚴肅中年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