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後來又慢慢整理過的坐忘、心齋兩法,教給羋蓬與風玄兩人之後,姬考又給他們好好講解了一番。
這兩個小孩的天資,便是姬考自己,都覺得驚歎不已。舉一反三,不外如是。
他看的出來,這兩人並不是和他一樣,生來就有宿慧的。
他們對這兩種方法的理解,完全是依靠自身對世界的想法而發,雖然言辭不算精闢,但是論點卻不乏道理。
兩人心思不同,羋蓬跳脫,風玄沉穩,是以很多認知也是南轅北轍。
他們開始爭論的時候,也是姬考最為頭疼的時候。
爭論到最後,往往就是對於天地本質或者大道本質的認知。
這種問題,姬考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或者說姬考知道怎麼回答,但是卻又不便回答他們。
他對天地對大道自然有著自己的認知,卻不想強加在羋蓬與風玄身上。
他們年幼,很容易將長輩的話,奉為圭臬。要是這樣的話,不是對他們解惑,反而是給他們設定修行路障了。
彭祖對他說過,修行之人,最好是走自己的修行之路。他覺得以這兩個孩子的天資,即便是收他們為徒,也最好是指引他們走自己的修行之路。
“總之,這兩種入境之法,也不過是引導。沒有具體動作給你們,自己覺得怎麼舒服,就用什麼動作;也沒有限定你們何時何地修行,你們覺得何時何地方便就到何時何地。至於你們想要以什麼入境,怎麼入境,更是全在自身,人盡不同,我也沒什麼可說。”
花了一天時間,姬考總算給他們講明白了這兩種法門。甚至也稍微提了一下其他種種入境之法。
他沒有講具體法門,但是卻告訴了羋蓬與風玄,在最經常做的事情與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中,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等到他們離去,開始慢慢嘗試入境之後,姬考也開始了自己的養神壯魂修行。
務成子有靜坐之法,大羿有羿射之法,但是姬考卻都沒有取。或者說兩者皆取,融於自己的方法之中。
他當初開闢武道之基時,有站樁之法,有導引之術。
導引之術,被他用來成為了引氣之法,讓他很快養氣大成。
而站樁之法,卻讓姬考覺得,完全可以適用於養神壯魂。
貫通天地,養精蓄神,是為樁功。
站樁要訣,在於定靜空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與務成子靜坐之法,以及大羿的羿術,也算是不謀而合。
大羿的羿術之中,養神與羿術並進,這一步並不用射出一箭,只在於張弓定神視物。
學羿之人,在眼神之中,將眼前蚊蟲一般的目標,可以看作車輪一般大小的時候,養神便練成了,同時羿者的眼力也練成了。
不僅羿術練習是這樣,後世之中,庖丁解牛,目無全牛,何嘗不是這樣呢?
養神之根本,在於養,至於用什麼方式來養。姬考認為,便如同引氣是一個道理,方法人人可用,但是最好是有自己的方法。
人道修行,不管煉氣也好,巫道也好,甚至圖騰之法,都應該是一以貫之,修在己身。
於是,姬考便就在這楚地神廟之中,重拾放下了十年的站樁之法。
他如今的境界,以及對修行之法的領悟,以及遠非當初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