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眼見武乙倒地而亡,一時之間都沉默了。
商帝武乙,這是一位讓眾人都不知道怎麼說的君主。
武丁之時,他深受武丁的喜愛,經常在武丁跟前受教;
後來武丁歿後,他便一副老老實實的樣子,對於諸般政務從不開口,先後兩代四位商帝時,商人提起帝子瞿,都會認為是一個擺設;
但是先帝庚丁崩後,這位新帝武乙,馬上就開始聯絡後好傅說等武丁舊臣,即位第三年,便開始行遷都之事;
當然,那個時候,與其說是遷都,不如說是避開強大的巫祝勢力,巡遊在外,瞭解民情,聯絡各方煉氣士;
也是在他即位第三年,賜周原於姬氏,姬亶稱周公;
直到武乙即位第十五年,終於定都於沬邑,建起了萬方臺。
此後二十年,便是他開始對巫祝勢力的反擊,一步步將在先帝庚丁手中,差點要立起巫教的巫祝們,打壓到了自成湯以來的谷底;
最後兩年,更是將巫祝三師誅其二,除下殷都之外,眾多城邑都只有祭祀之巫;
在沬邑周圍,更是將神靈降格,眾多百姓,尊帝更勝於崇神;
可惜了,這位陛下心太大,竟然走了千年都無人敢走的登天神路。
武乙三十五年秋,帝辱神射天,巡狩河渭之間,雷擊而亡。
他這一生,雖然在功績上無法與武丁相比,但是在商人甚至諸夏之民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商帝雖陟,但是種子終有發芽之時。
眾人嘆息良久,最後在傅說的操持之下,開始為商帝準備葬禮。
“陛下既然有言,想與喪命於此的百姓同葬,那我們便依照他的指示,就葬於驪山之上吧。”
“周公季歷,喪禮所需一切,還請姬氏操持。”
“季歷領命。”
“芮候倉,你諸姜之人,對西方諸侯都有所瞭解,便請你將西方諸侯都通知過來,共同恭送陛下。”
“姜倉領命。”
“黎耆真人,黃陵真人,陛下崩殂的訊息,想必已被巫祝之中的神通者所知了,你們兩位,隨我一起入沬邑之中報訊,順便將萬方臺那些後輩,想辦法安然送出沬邑。”
“屬下領命。”
黎耆與黃陵兩位真人說完,黃陵真人忽然又道:“陛下屍體,真不遷回重屋嗎?”
有商一代,歷代先君亡故,都是直接葬於太廟重屋之地的,以便先祖之靈,庇佑後世子孫。
傅說擺手說道:“不用了,聽從陛下遺命,就葬於驪山。遷回重屋,或許還要被巫祝羞辱。”
雖然還未回到沬邑,但是傅說想都能想到,商帝唯一的繼承人帝子託承位之後,巫祝勢力,多半又是捲土重來的。
一直以來,傅說都認為身體不好的弟子託,應該會先於商帝武乙亡故,但是這忽然而來的變故,讓他以前的想法,徹底不能成為現實了。
殷商國政,恐怕又是要回到反覆之中了。
巫祝掌國,武乙陛下還能有什麼好的名聲,或許連廟號都不會給陛下一個吧,想到這裡,傅說都略感酸楚。
以武乙之能之功,無論是功高之高,還是世代祭祀之世,這兩個廟號都能稱得上。只是巫祝口中,他身後之事,絕對是討不了好的。
“傅說大人,我父母亡故之前,可曾留下什麼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