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武乙發問,姬考陡然一驚,連忙搖頭。
上帝是誰?從他降臨此世之後,就沒有任何人和他說過。
在岐邑宗室之中,他翻遍姬周所有典籍,也從沒有記載過隻言片語。
而在殷商典藏室,同樣也沒有典籍記載上帝的真實身份,或是以帝稱,或是以上帝稱,從未見其名。
但是遍觀群書,特別是歷來的巫祝占卜之書,姬考卻發現,夏后氏之時的典籍,並不稱上帝,少康中興之前,稱天帝,少康中興之後,稱司命之神。
他隱隱感覺,這天帝、司命之神與上帝,應該不是同一位。
每一次更名之時,都伴隨著人間巨大的變革。
東夷入夏,是以天帝之名被抹去了;成湯革命,是以上帝代替了司命之神。
至於上帝之名,除下殷商祭祀,姬考唯一能想到的,是祭煉五色社稷石之時,心神所見的那一幕。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禹錫玄圭,告厥成功。今告五帝,九州已成,奏請太昊於東,崇神農於南,敬少昊於西,奉顓頊於北,尊黃帝軒轅於中,五方上帝,與天帝共饗。”
禹王祭天,將太昊、神農、軒轅、少昊、顓頊奉為五方上帝,與天帝共同祭祀。
不知道殷商所謂上帝,是不是就是這五方上帝其中之一?
“你可知道,你姬周在戎狄之地數百年,然而才剛南遷,予便厚待你周氏,賜地賜爵?”
武乙沒有直接說上帝是誰,反而問了姬考另外一個問題。
姬考又是搖頭,這件事情,不說他了,從他已故的太祖父姬亶,祖父姬季歷,到父親姬昌,也無比驚疑。
武乙仰頭,指天一笑:“那是因為,你姬周與予天邑商,都是上帝子孫啊。上帝,便是你祖后稷和予祖閼伯的共同之父,帝嚳高辛氏。”
這話一出,天地之間似有感應,特別是那些玄妙不可言之地,似乎都將武乙這句話聽在耳中。
東方湯谷之中,扶桑兩樹之間,一個恍如沐浴在大日之中的身影,發出一陣開懷笑聲。
崑崙之地,一處華美宮殿之中,則傳出一聲冷哼,期間伴隨著劍鳴之聲,整個崑崙之中,都隱隱感到一股肅殺之氣。
而在諸海之上,有一位黑衣老者,正站在海島之上觀水,似乎聽到了笑聲與哼聲,不自覺抬頭一看,然後輕輕搖頭,似笑似嘆。
“算了,往事已矣,你們爭就是了。”
······
姬考第一次聽說上帝是帝嚳,頓時心中微驚了,旋即又想起了一事。
那次他在巫廟之中的經歷,那幾位人道先民的所作所為,那天昏地暗風暴襲來的“天厭之”,以及掃蕩渾濁復歸清明的“劍氣”,讓姬考感覺,不會這麼簡單。
要是上帝真是帝嚳,那道黃金劍氣,為何要與他對上。
說到底,帝嚳高辛氏,也是那位陛下之後啊。
心中雖然思慮萬千,但是姬考卻沒有說,有些東西,只能想,卻不能說出來的。尤其是這個充滿神靈的世界,神靈都要被人教訓的世界。
路上之時,與彭祖隨便說起幾句,都受到驚雷提醒,讓他深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