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沒有,怎麼會有人冒充您老人家。”
姬考悻悻一笑,忽然想起了關於這位姑奶奶的傳聞,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他可是聽太祖母太姜說過,自己的祖父姬季歷與父親姬昌,可都是被這位姑奶奶,欺負得不敢說話的。
“嗯。”姬叔君微微頷首,然後她指著手中的絲帛說道:“這是什麼,你一直研究的煉體之術嗎?”
姬考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可以說是吧,但是我更喜歡稱呼它為樁功與導引術?”
“樁功與導引術?什麼東西?”
“貫通天地,養精蓄神,是為樁功;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是為導引。這是我預想之中,所開闢的武道根基。”
姬考看著這張絲帛,不禁嘆息一聲,根基是有了,但是威力,比他想象之中的,還要差了一點。
也許,是不夠完備;也許,是不夠高深;也許,是不夠簡練。
到底如何,反正以他目前的境界,是看不出來的。
“武道?”姬叔君目光微變,她知道“武”字,也明白就是爭鬥的意思。
但是聽姬考的意思,似乎要將這一個字,演變成一條道路。
所謂“道”,可不能輕易說,乃是一條通暢道路,巫祝可以稱有這條道,前面有巫神指引;圖騰可以說有這條道,前面有妖神庇佑;煉氣可以說有這條道,前面有聖王護持。
姬考輕笑一聲,向姬叔君說道:“叔君奶奶可知‘文’的來歷?”
“自然知道,上古之時,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龍乃潛藏,便有了我人族文字。”
姬考看著空中漫天星斗,淡淡說道:“其實可以更早,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文這一道,成於造字,卻始於圖紋。”
“天地運轉,以文記之,可傳之於人,用以教化。”
“我所創之武,同樣如此,萬物自然,蘊之於形,傳之於人,用以爭鬥。”
“文以教化於內,武以爭鬥於外。”
“文以圖紋字型為始,則我所創之武,則是以樁功導引為基。”
······
看著眼前這個後輩侃侃而談,姬叔君目光之中,異彩漣漣。
她沒有想到,自己的後輩之中,竟然還有如此大氣魄之人。
一個不過十歲出頭的幼童,想著開創一種和文字相提並論的道路,想想就令人心驚。
隨即,她又看向了手中的絲帛,這一次觀看,可不再是粗粗掠過,而是細細品悟。
絲帛最前面,是十個人體站姿,手腳動作各不相同。
有人兩手在前虛懸,有人兩手自然下垂,有人雙腳直立,有人雙腿下蹲,十種站法,十種樁功。
不知不覺之間,姬叔君將這十種站法都試了一下,發現這些看起來簡單的動作,竟然都有它的奇妙在其中。
按照姬考所說的一些要訣,定靜空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竟然還和她修行圖騰一脈法門之時,那蘊靈的狀態有些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