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神殿上,唐劫身軀一晃,雙目現出精光:“偷天換日大仙術?到是有意思。也罷,不妨一試。”
揚手在空中寫下一排字,那些字在完成後就化作一溜火光消縱,未過多久,兩份記載著偷天換日大仙術的秘典已分別透過青龍與磐龍傳至唐劫手中。
閻水河中,唐劫目光閃動著,快速接受著訊息。未過多久,已將兩份偷天換日大仙術記住。
這兩份偷天換日大仙術因為青龍和磐龍的緣故而有所差別,但在唐劫眼中,卻因此更加有意義。他的情況本就於萬界王庭中的那些仙人不同,所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修行仙術,而是取其精華,充盈自身,一如他曾經走過的道路,旁徵博引,豐富自身,走出屬於自己的體系,而非一味走前人道路。
在這種情況下,兩本不同又都正確的偷天換日大仙術對於唐劫便有了重要的參考意義,使他可以更加精準的判斷,並找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有趣的是,在唐劫研究過偷天換日大仙術後才發現,原來偷天換日大仙術的思路,竟與他現在的遭遇有幾分相近。偷天換日大仙術的本意是透過破而後☆立之法,來幫助自己突破曾無法突破的瓶頸桎梏。而這種突破的方式,恰恰就是在體內孕育生命之種,並不斷吸收壯大,以己為爐,滋養己身,從而達到完全的和諧,統一,無任何衝突,並最終破而後立,獲得重生。
這與唐劫在本尊死後臨機一動生成的思路幾乎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箇中細節有所變化,其高度的一致性就連唐劫自己都感到駭然。
這到底是巧合?還是有其必然的原因?
但不管怎麼說,唐劫這麼做了,本尊也因此得而重生。唯一與偷天換日大仙術有所不同的是,使用偷天換日大仙術需要蟄伏萬載,在萬載之中不斷積累,並最終完成轉化。一旦轉化完成,就會直接進入破境層次。
唐劫本尊卻是一誕生就成形,仿如初生嬰兒一般,沒有蟄伏期,其積累的過程也極短。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不能成長,只是其成長的方式註定不同。
內部成長,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將自身的每一分力量都繼承下來,並且從根子上改善曾經的先天缺陷,從而打破桎梏,突破瓶頸,完成突破。
外部成長則無這些便利,其吸收也是粗放型的,其間甚至會產生巨大的浪費。以本尊屍身那紫府巔峰級的力量,就算全被唐劫吸收,恐怕也只能達到紫府初境。此外對自身的重新塑造也會削弱,更要面對外部的種種風險。
不過有所失必有所得,萬載蟄伏的不利之處就在於很難從外部得到機會。萬載風雨於己無關,獲得安全發展的同時,也註定失去許多機會,所以才需要萬載蟄伏方能一飛沖天。
唐劫註定不可能蟄伏萬載,對他來說,與其蟄伏,不若冒險,與其求穩,不若精進。
外部資源無數,唐劫終究更願意以天地為胎藏,滋養自身,從這方面看,這一點轉變反而於己有利,
唯一的問題是,自己現在正身在冥界。
這冥界中卻是沒什麼資源可供利用,就連靈氣都是極淡薄的。
正思考間,突然想起一件事。
當年自己在衝擊紫府之前,曾上七絕門赴約,王絕滅為了挑戰自己,依然以真身入冥界,黃泉問道。
黃泉問道訣!
這門心法是七絕門一位先人所創,據說其人曾入冥界,在冥界中沉淪多年,卻僥倖不死,非但如此,還在冥界中大有收穫。其迴歸後曾言,冥界雖為死地,卻自有不世靈藥,鬼元,魂精,屍煞,死氣等人界罕世之物,於冥界中卻屢見不鮮。更創黃泉問道訣,可於冥界之中修行,化冥界屍氣為生氣,滋養己身,是為奇術。
不過此術雖雄奇,卻終非正道,在人間界更沒有這許多冥界資源可供修煉,因此黃泉問道也只是作為一門奇書擺放,鮮有人學。直到王絕滅為戰唐劫,入冥界修黃泉問道,藉以突破,才顯示出這門心法的威力。
儘管如此,王絕滅其實也沒把黃泉問道修至巔峰,只是借其威能將自己提升後就匆匆逃離,對於唐劫而言,這門心法還有大把的潛力可挖。
既如此,自己乾脆便以黃泉問道為引,再輔以偷天換日大仙術,最後再結合離經,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修煉功法。
他自創功法已成了習慣,只是以前的功法都是為分身創造,本尊一味只走以力證道的路線,如今終於有一次,唐劫要為本尊考慮一次了,而且這一次,唐劫是將上古大仙術與兵主秘術相結合,其層次之高,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曠古絕今。
唐劫卻是說做就做,當下直接聯絡了分身。
參神殿上,分身唐劫得了這訊息,精神一震,當下便聯絡了七絕門,求取黃泉問道訣。
以他今時今日之地位,他要黃泉問道訣,七絕門自不敢拒絕。不過唐劫也不欺人,轉以自己精研的幾種秘術相贈。論價值並不低於黃泉問道,論實用則尤有過之。
這邊重生本尊得了黃泉問道訣後,立刻著手開始研究,果然發現此典果然對冥界相當瞭解,其獨創的功法更是對於吸收鬼物精魄,滋養元神精氣有獨到之處。
按照此典所著,冥界之中雖無資源,但鬼物便是資源。
鬼者,陰魂不散也,生靈死後意識不滅,一縷殘魂寄於靈氣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