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從玉門進入,先行於手少陰心經,旋動靈氣,每至一處依法變化,待行至全脈時而復歸,是為一次迴圈。然後再氣走另一經絡,依法再做一迴圈。
人體十二經,正好十二個迴圈,當十二迴圈成後,氣柱渦捲成漩,自少海入,在體內形成一片靈空,也就是修者儲納靈氣之地,而入氣點即為靈眼。
如此算是完成一次初步修煉,通常也稱一個大周天。
如此反覆後,靈眼全開,靈空漸成,此時就算初成了。
這聽起來簡單,待到真練起來時,唐劫才發現靈氣是如此的難以控制。
他以前吸收利用,都是收了就放,只嘗試控制執行線路,哪象如今這般中間還有各種變化——他連那些變化都得學習控制,靈氣更是需要走遍全身。
這也正是玄門正宗心法的最大特點,講究循序漸進,就是最爛的功法也不會放棄對其他經脈的調養,只是程度不一。如此做法的最大好處就是將來要修什麼都可以,不會有任何基礎上的問題。
有那急功短利的功法,往往只修主經和少數輔經,極端些的可能一個迴圈就是一個大周天,結果就是一枝獨大,在長期修煉中,強幹弱枝,未經滋養的經脈就會逐漸枯萎,最終無法再修。
若是修煉不得法,把自己練成畸形也是有的。
少海洞金訣本身就是洗月派最複雜的基礎法門之一,雖然修的是手少陰主經,但是對其他經絡也要求嚴格,是一王二相九將的大格局,手少陰心經為王,足少陰腎經與手太陽經為相經,其餘為將經。
因此十二迴圈個個複雜,要求甚高。
唐劫好比是做著體操上山,還不能做的差了,更要換著路的上,非要將那所有路走過一遍,才叫正式完成一次登山。
萬一走錯一步,那便會浪費些許靈氣,往往行未至半,便氣息耗盡,別說是需要十二次不同迴圈形成的氣漩了,就連一個基本的小迴圈都無法完成。
這還只是第一層心法。
不過唐劫也不著急。
他知道周天運轉這種事,說白了就跟鍵盤打字一樣,從半天打不出一個字,到一分鐘能打出幾百字,總是需要有個熟練度的。
只不過周天運轉比鍵盤打字更復雜,也更困難,因此熟練條也是格外的長些。
玉門的重要性在這時就體現出來了。
玉門為吐納靈氣之所在,玉門開得越多,一次吸納的靈氣也越多,氣感就越強,更易把握,同時沿途能經受的損耗越多,完成氣漩的機會也就越大,甚至氣漩的效果也更好。
可以說玉門就是放水的閘門,閘門開的越大,水自然就越大,帶來的力量也是成倍提升。
因此玉門三轉的新人完成一次十二迴圈可能需要七八天時間,玉門九轉可能就只需要一天,如此一來,差距自顯。
唐劫只覺得那體內靈氣就好比新學者腳下的輪滑,動不動就會不受控制地把人帶出去,一個不小心還要仰面朝天的摔倒。
體現在修煉上,便是靈氣偶有失控,衝撞經脈,使修者反受其傷。
雖然說洗月派名門正宗,心法大都極安全,但因修煉不得法而導致的受傷依然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這一會兒功夫,唐劫已連續衝撞了自己經脈五次,只覺得胸口堵堵的難受無比。尤其這百鍊訣講究凝氣如針,一根氣針在經脈中亂竄,其滋味可想而知。
胸口疼則意味著他受衝擊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此地。
少海洞金訣從玉門入氣而從心口發力,也就是說他相當於剛踏出家門就被絆倒。
對此他也只能搖頭無奈,不過他知道這終究是不純熟的關係,待到修煉的多了,漸漸純熟,大概就能將疼痛從胸口轉移到全身各處了——還真是有志氣的想法。
因為會反衝自己的緣故,唐劫並不一昧衝擊,而是停下來歇了一會兒,揉揉胸口。
他此時已明白,所謂勤未必能補拙。
修者從不提倡過度修煉,怕的就是在這修煉過程中反傷自己,損了經脈,反而誤了將來,而且在這一點上,就算是玉門九轉也不比其他人佔便宜。
說白了玉門九轉就和衛天衝的家世一樣,只是起步資源高,後期終究還是要靠自己走的。
當然,天賦不佳也可以用資源彌補。
如果能在修煉過程中服食靈藥,可以增加靈氣含量,這相當於暫時提升了資質,只是藥性過後就沒用了,終是比不得有天賦的人。
當初虛慕陽給他的藥,早年逃命時都已賣掉,偶剩少許也給了吳家二老調理身子。唐劫如今手裡的藥,就只剩當初貪墨那呂辰陽給他療傷時的靈藥,可惜只得半瓶,而且藥不對症,不是補氣丹,使用的話浪費的比吸收的多。
“那要不就繼續強煉,等受了傷再用那藥來調理自己?就怕藥不對症。”唐劫忍不住想道。
“等等……”唐劫突然意識到什麼,自語道:“我不是修煉了藏象經嗎?靈氣入體,入血,入骨,連洗脈都洗了三年,身體資質早就非同旁人,三年來從未生病,就算鞭打也恢復極快,那麼這承受衝擊的能力也應該強大許多吧?”
想到這點,唐劫眼前突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