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羨慕的,也有嗟嘆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說是“喪禮與其奢易莫若儉戚”的,一路紛紛議論不一。
至未申時方到,將靈柩停放在正堂之內。供奠舉哀已畢,親友漸次散回,只剩族中人分理迎賓送客等事。
近親只有邢大舅相伴未去。賈珍賈蓉此時為禮法所拘,不免在靈旁藉草枕塊,恨苦居喪。人散後,仍乘空尋他小姨子們廝混。
鳳姐身體未愈,雖不能時常在此,或遇開壇誦經,親友打祭之日,亦扎掙過來,相幫尤氏料理。
至次日飯時前後,果見賈母、王夫人等到來。眾人接見已畢,略坐了一坐,吃了一杯茶,便領了王夫人等人過寧府中來。
只聽見裡面哭聲震天,卻是賈扁原字為左玉右扁)、賈珖送賈母到家,即過這邊來了。當下賈母進入裡面,早有賈赦、賈璉率領族中人哭著迎了出來。
他父子一邊一個挽了賈母,走至靈前,又有賈珍、賈蓉跪著,撲入賈母懷中痛哭。賈母暮年人,見此光景,亦摟了珍、蓉等痛哭不已。
賈赦、賈璉在旁苦勸,方略略止住。又轉至靈右,見了尤氏婆媳,不免又相持大痛一場。哭畢,眾人方上前一一請安問好。
賈珍因賈母才回家來,未得歇息,坐在此間看著,未免要傷心,遂再三求賈母回家,王夫人等亦再三相勸。賈母不得已,方回來了。
果然,年邁的人禁不住風霜傷感,至夜間,便覺頭悶身酸,鼻塞聲重。連忙請了醫生來診脈下藥,足足的忙亂了半夜一日。
幸而發散得快,未曾傳經,至三更天,些鬚髮了點汗,脈靜身涼,大家方放了心。至次日仍服藥調理。
又過了數日,乃賈敬送殯之期,賈母猶未大愈,遂留寶玉在家侍奉。
鳳姐因未曾甚好,亦未去。其餘賈赦、賈璉、邢夫人、王夫人等率領家人僕婦,都送至鐵檻寺,至晚方回。
賈珍、尤氏並賈蓉仍在寺中守靈,等過百日後,方扶柩回籍。家中仍託尤老孃並二姐、三姐照管。
卻說賈璉素日既聞尤氏姐妹之名,恨無緣得見。近因賈敬停靈在家,每日與二姐、三姐相識已熟,不禁動了垂涎之意。
況知與賈珍、賈蓉等素有聚鹿之誚,因而乘機百般撩撥,眉目傳情。
那三姐卻只是淡淡相對,只有二姐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眾多,無從下手。賈璉又怕賈珍吃醋,不敢輕動,只好二人心領神會而已。
此時出殯以後,賈珍家下人少,除尤老孃帶領二姐、三姐並幾個粗使的丫鬟、老婆子在正室居住外,其餘婢妾都隨在寺中。
外面僕婦,不過晚間巡更,日間看守門戶,白日無事,亦不進裡面去。
所以賈璉便欲趁此下手,遂託相伴賈珍為名,亦在寺中住宿,又時常藉著替賈珍料理家務,不時至寧府中來勾搭二姐。
一日,有小管家俞祿來回賈珍道:“前者所用棚槓孝布並請槓人青衣,共使銀一千兩,除給銀五百兩外,仍欠五百兩。昨日兩處買賣人俱來催討,奴才特來討爺的示下。”
賈珍道:“你向庫上去領就是了,這又何必來問我。”
俞祿道:“昨日已曾向庫上去領,但只是老爺賓天以後,各處支領甚多,所剩還要預備百日道場及廟寺中用度,此時竟不能發給。
所以小奴才今日特來回爺,或者爺內庫裡暫且發給,或者挪借何項,吩咐了奴才好辦。”
賈珍笑道:“你還當是先呢,有銀子放著不使。你無論哪裡暫且借了給他罷。”
俞祿笑回道:“若說一二百,還可以巴結,這四五百兩,一時哪裡辦得來!”
賈珍想了一想,向賈蓉道:“你問你娘去,昨日出殯以後,有江南甄家送來打祭銀五百兩,未曾交到庫上去,你先要了來,給他去罷。”
賈蓉答應了,連忙過這邊來,回了尤氏,復轉來回他父親道:“昨日那項銀子已使了二百兩,下剩的三百兩,令人送至家中,交與老孃收了。”
賈珍道:“既然如此,你就帶了他去,向你老孃要了出來交給他。再也瞧瞧家中有事無事,問你兩個姨娘好。下剩的,俞祿先借了添上罷。”
賈蓉與俞祿答應了,方欲退出,只見賈璉走了進來。俞祿忙上前請了安。
賈璉便問何事,賈珍一一告訴了。賈璉心中想道:“趁此機會,正可至寧府尋二姐。”一面遂說道:“這有多大事,何必向人借去。昨日我方得了一項銀子,還沒有使呢,莫若給他添上,豈不省事?”
賈珍道:“如此甚好。你就吩咐了蓉兒,一併令他取去。”
賈璉忙道:“這必得我親身取去。再我這幾日沒回家了,還要給老太太、老爺、太太們請請安去。再到阿哥那邊查查家人們有無生事,也給親家太太請請安。”
賈珍笑道:“只是又勞動你老二,我心不安。”賈璉也笑道:“自家兄弟,這又何妨。”
賈珍又吩咐賈蓉道:“你跟了你叔叔去,也到那邊給老太太、老爺、太太們請安,說我和你娘都請安,打聽打聽老太太身上可大安了,還服藥呢沒有?”
賈蓉一一答應了,跟隨賈璉出來,帶了幾個小廝,騎上馬,一同進城。
在路叔侄閒話。賈璉有心,便提到尤二姐,因誇說如何標緻,如何做人好,舉止大方,言語溫柔,無一處不令人可敬可愛,“人人都說你嬸子好,據我看哪裡及你二姨一零兒呢。”
賈蓉揣知其意,便笑道:“叔叔既這麼愛他,我給叔叔作媒,說了做二房何如?”賈璉笑道:“敢是好呢。只怕你嬸子不依,再也怕你老孃不願意。況且我聽見說,你二姨已有了人家了。”
賈蓉道:“這都無妨。我二姨、三姨都不是我老爺養的,原是我老孃帶了來的。聽見說我老孃在那一家時,就把我二姨許給皇糧莊頭張家,指腹為婚。
後來張家遭了官司,敗落了,我老孃又自那家嫁了出來,如今這十數年,兩家音信不通。我老孃時常報怨,要與他家退婚,我父親也要將二姨轉聘。
只等有了好人家,不過令人找著張家,給他數兩銀子,寫上一張退婚的字兒。想張家窮極了的人,見了銀子,有什麼不依的。
再他也知道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怕他不依。又是叔叔這樣人說了做二房,我管保我老孃和我父親都願意。倒只是嬸子那裡卻難。”
喜歡千迴夢後誰在敲門請大家收藏:()千迴夢後誰在敲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