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兵?太好了!”
孛羅不花聽到這個訊息,心中又驚又喜,忙問道:“對方從何處來的,是誰的部下,統共來了多少兵馬?”
“回王爺,據城外的斥候來報,對方的旗幟上打著‘揚州路總管’的字號,應該是從真州來的也先大人的部眾,看樣子五六萬人恐怕是有的。”
“你說什麼?也先?”孛羅不花聞言,方才還紅潤的臉色,瞬間又冷了下去,“那個膽小如鼠的傢伙,他竟然有膽子敢出兵來揚州救本王?怎麼可能?”
也先帖木兒只會貪汙,不會打仗,在大元朝的文武百官中是出了名的,聽到是對方的人前來救自己,孛羅不花心頓時涼了半截。
“王爺,不管怎麼說,有人能來支援咱們,總比沒有人來好,起碼說明朝廷並不想放棄揚州。”
一旁的張明鑑撓了撓腮幫,接著道:“再說這位也先大人,好像自從其兄脫脫丞相被害以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上次居然能擋住郭部賊兵的進攻,替朝廷守住了真州城,真是不可思議。”
孛羅不花想了想,感覺張明鑑說的也有道理,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就先靜觀其變吧,但願也先的這幫部下,能給咱們這邊分擔一點壓力。”
…
揚州城外,所謂也先派來的“援軍”,自然就是花雲統率的那六萬郭家軍。
眾人經過十數日的跋涉,於兩日前抵達離揚州城不遠的揚子縣,先是一鼓作氣,擊敗了揚子縣駐紮的數千張士誠部卒,奪取了縣城。
隨後又在第二日,留下一萬餘人駐守城池後,立刻向揚州城方向進發,並在清晨時分到達城外,向張士誠的圍城大軍發動了幾輪試探性進攻。
“總兵馮國勝、繆大亨聽令!命你二人各領一萬兵馬為先鋒,正面進攻,誘敵深入。此戰你等要先勝後敗,不可敗得太快,太明顯,叫對面看出破綻!”
大軍後方,花雲頭戴鐵胄,一穿身披膊細鱗甲,騎著匹高頭大馬,向周邊一眾同樣騎馬的將領下令道。
“花帥放心,我等省得!”馮國用、繆大亨聞言,忙點頭答應。
花雲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又對旁邊的耿再成、耿君用二人道:“兩位將軍在兩翼埋伏,屆時先鋒軍吸引敵軍進入包圍,你等便立刻從兩翼將對方包抄。”
“遵命!”二人立刻抱手接令。
此刻,郭家軍主力所處的位置,乃是揚州城外運河邊一片巨大的蘆葦叢內,非常適合埋伏作戰。
不過正常情況下,任何敵軍將領行軍至此,看到這種地形,心中大概都會懷疑裡面有埋伏。正因為如此,花雲才會讓馮國用和繆大亨二人先勝後敗,吸引敵軍追擊。
因為通常來說,一支軍隊在追擊潰逃敵軍的情況下,往往很容易上頭,這種時候還能冷靜下來,除非帶兵的統帥經驗相當豐富。
“花元帥,其他將軍都有安排,那我呢?”
見花雲吩咐完其他將領,唯獨不提自己,人群中,一身戎裝的花黎緩緩拍馬上前,道:“為何我們第五鎮沒有安排,花元帥是看不起我們第五鎮的弟兄,還是嫌棄人家是個女子?”
“咳咳……江姑娘不要誤會,本帥並無看不起你們第五鎮的意思。”
花雲聞言,忙咳嗽幾聲,解釋道:“你們第五鎮的兵馬只來了五千,打先鋒還是打埋伏,都不合適,還是和本帥一起殿後觀戰,伺機行動吧,這也是公子的意思。”
其實花雲方才的種種佈置,除了部分是他自己見機行事外,大部分都是郭洺在金陵城和李善長等謀士商議後的結果。如今郭家軍基業漸大,郭洺已開始著手建立參謀團隊了。
“哼,叫他少瞧不起人,本姑娘帶兵打仗,不比男人差。”
聽到花雲把郭洺搬出來,江黎哼了一聲,沒有再多說什麼。她只道郭洺是擔心自己會有什麼損傷,所以才不捨得讓自己有危險,心中隱隱歡喜的同時,又悠悠嘆了口氣——
自己和對方,終究是有緣無分。
然而江黎不知道的是,其實花雲讓她領軍留在後方這件事,完全是對方自作主張,跟郭洺並無關係。因為此時的花雲,還不知道郭洺和俞扉煙的事,因而把江黎當成了郭洺未來的夫人看待,這才不敢讓對方以身犯險。
但實際上,此時遠在金陵城的郭洺,每日皆忙得不可開交,僅有的一點興致,也全都放在了俞扉煙身上,腦子裡早把江黎忘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
這倒也不能說對方薄倖,其實郭洺對待感情還是比較認真的,只不過前提是要得到回饋。比如對待江黎,郭洺先前的種種舉動,也算是掏心掏肺了,奈何只有付出得不到收穫,久而久之,他自然也就心淡了。
反而是江黎本人,口中雖各種排斥,內心深處,卻一直對這件事念念不忘。
…
“王爺,早上那股元軍,方才又殺過來了。張德、孫君壽兩位將軍,已領兵去迎戰了。”
“對方有多少人,可看清楚了?”
“回王爺的話,眼下來的這股兵馬,恐怕不會少於兩萬。”
揚州城外,數以萬計的軍營中央,搭建著一座十分華麗的中軍大帳。此刻,自封誠王的義軍首領張士誠,聽罷麾下親兵的稟報,眉頭微皺道:
“真州城的虛實,本王早就派人偵查過,裡面至多隻不過三萬元軍,也先那樣的鼠輩,豈會有膽子派兩萬人出來?”
“大哥,你的意思莫非是說,這夥人不是元軍?”一旁張士誠的胞弟張士德聞言,想了想,忙問道。
“多半不是。”張士誠眯著眼,冷聲道:“如果本王沒猜錯的話,這些人並非元軍,而是南邊那姓郭的派來,阻攔我們攻打揚州的。”
“什麼?這無恥之徒,趁元廷主力在高郵圍攻我等,南下竊取了偌大一座金陵誠,還不滿足。”張士德握緊拳頭,憤憤不平道:“大哥,等這次拿下揚州,你給我幾支兵馬,我一定親自渡江,替你活捉了對方!”
見弟弟如此激動,張士誠拍了拍對方肩膀,笑著勉勵道:“有九六你這番話,為兄我何愁大業不成啊。”
張士德原名張九六,張士誠名九四。
這兄弟二人,在元末起義的一干草頭王中,皆算得上能力出眾的佼佼者,之前連幾十萬元軍的圍攻都挺過來了,如今自然不會把郭洺以及對方背後的郭家軍放在眼中。
喜歡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請大家收藏:()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