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快馬加鞭,即便斬殺南陽太守張諮耽擱些許時日,數日時間也趕到了魯陽。
“哈哈,文臺果真不凡,竟能聚集三萬兵馬!”
望著孫堅身後密密麻麻的隊伍,袁術高興不已。如此隊伍,若能收歸自己麾下,自己實力將會大漲。
“堅,見過公路將軍!”孫堅上前,作揖想袁術拜道。
“文臺不必多禮!”袁術上前扶起孫堅,拉著孫堅便往魯陽城外的軍營走,嘴中說道:“文臺行軍辛苦,快快隨吾進帳歇息歇息!”
見袁術如此,孫堅心中些許感動。孫堅多以武將身份混跡在朝堂,被世家之人看不起,今日袁術表現確實在孫堅意料之外。荊州、揚州之地如此多太守,袁術唯獨書信孫堅,欲與孫堅合兵討董,讓孫堅心中還是有些許自得。
不同袁紹虛偽,袁術倒是要實誠不少。待引入孫堅入賬坐定之後,袁術便急不可耐的問道:“此次討伐董卓,不知文臺有何打算?”袁術如此直接,更讓武將心性的孫堅覺得親近不少,便對著袁術抱拳,鄭重道:“後將軍不必擔憂,天下群雄起兵討董,料想董賊已無太多時日。“
“吾關東聯軍十來路,分北、東、南圍殲董卓,董卓在劫難逃!”孫堅臉色篤定道:“洛陽大軍有已到達酸棗的聯軍牽扯,北方又有鎮國公、本初將軍牽制。堅只需隨後將軍之令,領大軍跨過霍陽山,過廣成、陽人聚二縣,攻下大谷關、軒轅關便可直搗洛陽,殲滅董卓。”
孫堅領兵之能,袁術也是知曉,見孫堅如此篤定,又有數萬大軍,袁術極有信心。
袁術滿意的笑著點頭道:“吾已上表文臺為豫州刺史,文臺今日且要操練兵馬,待聯絡各路聯軍之後,揮軍北上,剷除奸妄!”
“堅謝過後將軍!”孫堅聞言,臉色一喜,抱拳道:“堅,定勇猛作戰,脫穎聯軍而出!”
“如此甚好!甚好!”袁術輕輕一笑,再次滿意點頭道:“文臺暫且休息,吾立馬聯絡聯軍,協同作戰!”
說罷,袁術便命人前來帶領孫堅安營紮寨,自己卻離開營帳,帶著親信紀靈等人匆匆朝魯陽城中趕去。
“主公,孫堅此人可信?”
袁術長吏楊弘,見袁術如此鄭重接待孫堅,心中些許不安。不安此人是否忠於袁術,不安此人在袁術陣營之中得勢。
“信不可信重要乎?”袁術輕笑道:“只需讓天下之人知曉討董之役時,孫堅乃是吾袁術麾下便可,只要孫堅能夠建功,便是本將軍之功勞!”
“主公睿智!”楊弘聞言,心中一鬆,作揖對袁術讚歎。
“主公,如此恐怕仍是有些許不妥!”
“哦?!”袁紹轉頭望向陳紀道:“不知元方有和看法?”
“群雄討董,目的有二。一,藉此機會擴張勢力,掙得名聲;二,打敗董卓,匡扶漢室!”陳紀朝著袁術作揖道:“既然主公不相信群雄果真是為振興漢室而來,那便皆有自己目的。如此一來,名聲才是重點。既然要掙得名聲,那邊必須出現在人前。”
“即便因主公,孫堅才能得名,但征戰之中得到的名卻大多是孫堅之名,並非主公名聲。”
袁術聞言,略顯深沉的撫了撫下巴不甚多的鬍鬚輕輕點頭贊同,抬頭問道:“元方以為何?”
“既然是為名,那主公便要出征!”陳紀鄭重道:“紀建議主公可率領張勳、雷薄等將領,隨孫堅一同出擊。征戰之時仍已孫堅為前鋒,主公只需在後方策應便可。如此一來,無論孫堅在何戰役之中獲勝,皆有主公身影所在。”
“不可!”未等袁術想得明白,袁術從弟袁胤大聲喝道:“君子怎能事於桅檣之下?元方此計有欠妥當!”
“紀之所以讓主公殿後策應,便是如此考慮!”陳紀也不生氣,淡然道:“若是主公不得隨軍而出,在士人眼中,響應董卓討伐豈不是做做樣子也?但袁紹此時應已趕到河內,相比之下,主公袁氏聲望豈不是便宜了袁紹?”
一眾文臣武將聞言,雖然些許擔憂袁術安慰,但是陳紀此言極為在理。在眾人沉默之時,袁術也是垂下頭沉思起來。
“還是依照元方設想!”思討許久,袁術抬起頭來,神色篤定道:“既然要爭雄天下,沒有些許雄心當如何爭霸?”
“主公英明!”眾人見袁術臉色,皆是一臉驚詫。不曾想袁術還有如此一面,看來吾等拜主似乎無錯也!眾人如是想著。
“如此,曜卿代本將軍坐鎮魯陽。張訓、雷薄及元方隨軍同行,征討董卓!”決定下來的袁術也不再猶豫,吩咐下來。
“諾!”眾人領命,隨即各自離去,安排出徵董卓事宜。
待眾人離去,袁術招呼袁胤前來:“公承!”
“大哥!”袁胤作揖鄭重回應,心討袁術必有要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