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先生計策,那勸說一事由先生親往?”
“非也!”賈詡搖頭輕笑道:“詡有些許計策,但辯論一事李儀郎更為擅長!”
“李儒?”董卓聞言,輕聲疑惑道,未何事李儒前去?
想來無果,董卓便命人尋來李儒。
“太師,即便儒自認些許口才,可儒並不識得呂布,恐怕無法見得,如何勸說?”當李儒知曉賈詡竟然推薦自己前往勸說呂布時,心中些許疑惑。若是真能夠勸降成功,此乃大功也,為何賈詡會將如此功勞交於自己?
不過雖然以後,但是李儒也未拒絕,只是提出了自己些許難處!不僅董卓,賈詡聞言也是些許難色。李儒所言確實,若是能夠相識,相比勸說更為簡單。策反呂布乃是賈詡方才所言計策之中之重,當真不可隨意而為。
“呂布乃是五原人?”李儒也聽聞過呂布此人,只是不甚瞭解,不確定問道。
“然也!”賈詡聞言隨意回答。
“既如此,儒倒是可推薦一人!”李儒思討片刻道:“朝中有有一騎都尉,名李肅,也是五原人士,或許與呂布相識!”
“哦?!”董卓聞言,即可對殿外喊道:“來人,即可詔李肅前來覲見!”
“諾!”
片刻過後,在侍衛帶領之下,李肅趕到董卓在未央宮中的暫住之處。
“騎都尉李肅見過太師!”
董卓原本以為李儒相識之人應該是文臣,不曾想竟是武將,便略顯詫異道:“騎都尉不必多禮!”
“今日詔汝來,乃是由要事需要騎都尉處理!”
“太師吩咐便是,末將定竭力!”李肅肅穆朗聲應道。更是眼神發亮想到:遷升機遇也!
“太師入京以來,天下太平。然,小平津執金吾丁原卻不服朝廷管教,不奉朝廷詔令。”李儒接過董卓話道:“丁原擁兵自重,無視王法。但太師仁慈,不願再興兵戈,便向設法勸說丁原部下歸降。不知騎都尉可認識丁原麾下呂布此人?”
“稟太師,某將與呂布乃是同鄉,自小便認識。”李肅聞言,便知曉董卓欲除掉丁原之意,既然提到呂布,便是要勸降呂布也!腦海心思瞬轉,明白過來的李肅接著道:“太師是要遣某將前往小平津勸說呂布?”
“然也!”董卓聞言,臉色好上不少,如此機警之人,料想勸說呂布機率也大上不少。
“不知騎都尉可有何建議?”
李肅聞言,略作思討之後道:“稟太師,呂布此人喜好寶馬、神兵,至於高官厚祿也不會拒絕!不過呂布此人並非完全勢利之人,若不能道出能夠服人的道理,恐怕勸說也是極難!”
“寶馬、神兵本太師倒是可以處理,只是...”董卓略顯為難,不知何人能夠勸說呂布。
“太師,儒可隨騎都尉前往,說服呂布!”李儒見狀,自薦領命。只要有呂布相熟之人同行,李儒對自己三寸之舌還是有信心的。
“文優可有把握?”董卓可不是太放心,呂布一事太過重要。
“只要騎都尉隨行,儒有九成!”李儒一臉篤定道。
“太師讓李儀郎去便是,憑李儀郎才華,說服呂布並非難事!”賈詡在旁,臉色淡然說道。
“既如此,汝二人今日準備準備,明日便趕往小平津,遲則生變!”
“諾!”功勳即將到手,二人高興領命。倒是董卓在旁些許不甚高興的想著:本太師好不容易求得的赤兔,今日又的拱手送人也!可惜可惜!
翌日,李肅便帶著董卓準備好的寶馬赤兔及不少珠寶,協同李儒趕去小平津。二李此次前去勸說呂布,用的確實呂布同鄉的身份,定不能大張旗鼓的前往,以免丁原懷疑。二人只帶著一馬伕,喬裝作商人,緩緩地不到半日便趕到洛陽城外不遠的小平津渡口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