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君候,既知此道難於登天,為何還要逆天而行?”
“此乃本候平生志向,造福百姓而已!”項敖淡然說道。
“看來君候謀劃已久!”賈詡苦笑道:“既然如此,君候為何還想拯救如今朝廷?”賈詡何等人也,在北域轉上一轉,便知曉項敖日後將要如何,再加上方才問答,賈詡便看出項敖並非像篡奪天下。
“陛下宏恩,待敖不薄,只要陛下或起子嗣還在,敖定要竭盡全力試上一試!”言此,項敖臉色極為鄭重,雙眼更是清澈無比。“況且妄動兵戈最後受害的仍是天下百姓,吾心不忍!”
“君候仁義!”賈詡此時心中已是萬分佩服,項敖如今全力,又恰逢天下將亂之時,項敖竟然仍能堅守本心,不為權利昏聵,著實難得。
“若漢室仍在,君候當如何?若漢室亡,君候又當如何?”
“若陛下血脈尚在,吾定全力輔佐,讓大漢之威重臨四海,屆時吾便可功成身退。若賊子亡陛下血脈,吾不僅要為陛下報仇雪恨,更要與天下世家鬥上一鬥!”項敖臉色平靜,但是嚴重篤定的信念卻讓賈詡動容。即便知曉項敖志向的胡昭等人,心中也是血脈膨脹。
賈詡聞言,痴痴地望著項敖,心間思緒不斷翻湧。往日,在賈詡眼中,天下之人所為印證了司馬《史記》中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而賈詡自己也是如此,按照如此本性而為,只不過在賈詡此處,利改成了命。賈詡看來,人只有活著才有其他。
但是今日的項敖,卻讓賈詡心中多年不動的原則之上滿是裂痕,“砰...”的一聲,盡數碎裂開來。心中更是不停吶喊:天下竟有如此英雄,如此膽氣!賈詡如此失態,項敖幾人並未打擾,而是耐心等待。
卻不想一等便是半個時辰,賈詡竟如此一動不動,挺直腰板足足跪坐半個時辰分毫未動。
賈詡恍惚之間,似乎看到朗朗天下,無歧視、無迫害,整個大漢上下一心,即便有階層之分,但大多百姓還是有著他們應有的些許尊重,每個人臉上都是開心的笑容,似乎每天明媚的陽光都在出現在大漢的上空,照耀百姓,而自己也是陽光中的一員。
賈詡臉色時而迷茫,時而歡喜,時而痛苦。最後匯聚成篤定的眼神,醒了過來。醒過來的賈詡再次深深的看了眼項敖,毫不猶豫站起身來,深拜道:“若明公不棄,詡願為明公鋪石問路!”
“哈哈哈...能得文和,吾之志向更近一步!”項敖哈哈一笑,上前準備扶起賈詡。
賈詡聞言,臉色也是欣喜,再次作揖見禮道:“見過主公!”項敖也是高興,輕輕拍了拍賈詡。正準備說話,賈詡突然倒地。
“文和!”項敖見狀,心中一緊趕緊道:“阿猛,速度請吾師過來!”
“主公!”賈詡抬起頭來,尷尬到:“主公不必擔憂,詡只是腿麻了!”
眾人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皆是哈哈大笑,焦猛更是笑得彎腰捧腹。項敖雖然心中也是好笑,不過還是肅穆的制止眾人。其他人還好,之時焦猛實在癟得難受,告罪衝出門去。
再次落座之後,一眾人便開始談論家常,增進感情,這是項敖每次得人相投之後首要的事情。日後權勢變大,勢力之中偶有爭鬥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現在讓眾人增加感情,日後即便相鬥也不會撕破臉皮不是。
熟悉之後,胡昭三人便起身離去處理政務,留下賈詡與項敖商議些許。
“既然主公已看出些許端倪,定然知曉洛陽大亂幾乎已不可避免。詡有一計獻於主公!“
“哦!?”項敖聞言,心中驚喜,方才投效便有計策?
“主公,詡之前趕來北域乃是以回鄉探親之由離開,詡認為詡可趕回董營!”
“嗯!?為何?”項敖心中大驚,若賈詡跟隨董卓,豈不是極為危險?!
“詡料想,董卓不日便會隨詔入京,若是董卓得勢,定會胡來!然,董卓手下並無上得了檯面的謀士,若詡以己之能獲得董卓信任,潛伏董卓身側,日後定能為主公獲得不少戰機!”賈詡極為鄭重說道。
“不行!”賈詡言畢,項敖考慮都未曾考慮,一聲輕喝道:“既然汝等皆言董卓此人不可信,日後若是變得殘暴,文和不是如了虎口,教吾日後如何營救!斷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