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中山國安國城。
“兄長,不知吾兄弟二人的兩儀陣能夠抵擋住幷州大軍。”辛毗望著城牆外已經成對壘之勢的雙方大軍,面色凝重。
辛評看上去倒是極為自信說道:“佐治不必擔憂,此兩儀大陣乃是祖上先輩說創大陣,威力絕倫。別說幷州軍只有所謂的大將趙雲喝高順二人,即便是項敖親來,也只得望而興嘆。”
兄長如此簡單的安慰,竟然向辛毗心中安定不少。高順與趙雲二人領大軍攻打安國,有威震天下的白馬義從,也有顯赫一時高順麾下的八百陷陣。冀州的文臣謀士都知曉昔日冀州第一步兵‘先登死士’是敗在了高順的陷陣營之下,但是根據傳回來的軍情,袁紹麾下大多武將都認為是麴義太過輕敵所至。
不然已‘先登死士’的精銳,不可能在半日之日悄無聲息的被殲滅。辛毗、辛評兄弟二人也是如此想來,尤其是兄長辛評,更沒有把高順的陷陣營放在眼中。
辛評兄弟二人乃是謀臣,並不是冀州之中最善於臨陣對決的人選,但是如今袁紹麾下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將已經被幷州或殺或虜,只留下顏良、文丑二人裝裝門面。袁紹也是寶貝的緊,讓二人隨同自己在鉅鹿郡內佈防,抵禦絲毫沒有停歇進攻下曲陽的項敖。
辛評兄弟二人不善臨陣,但對於城防,但對於兵書之中的城防之戰了解還是不少。沒有大將可以驅使的二人,在趙雲、高順二人起兵來攻之時,便將大軍派到城外,擺下兩儀陣,企圖在城外將趙雲的白馬義從和高順的陷陣營抵擋在安國城外。
大軍除了趙雲率領的五千白馬義從和高順的八百陷陣營,還有部分幽州大軍數千,由趙良和公孫續二人統領。加上高順從代郡帶出來一直攻打道中山國的數千步兵,將近兩萬兵馬。
辛評兄弟二人麾下士卒也不是烏合之眾。除了袁紹配給的五千精銳步兵之外,還有辛家自己豢養的精銳鄉勇、騎兵數千。兩軍在城外分別擺下陣型,從城牆之上看去,只有茫茫的一片人海,煞是壯觀。
辛評兄弟二人的兩儀陣並不是太複雜,以五人為一伍,兩伍各有攻守之人,相互配合,形成如同太極圖一樣的圓陣,可圍可攻亦可防。無數個小型的太極圖陣型在辛評兄弟二人的指揮下,彙整合一個巨大的太極圖。不動之下,看上去整個陣型就如同迷宮一般,進入之後恐怕分不出東西南北。
兩儀陣並不需要軍中猛將作為陣眼,即便是沒個小陣之中的伍長不幸身亡,也有其他計程車卒上前頂替。想要破兩儀陣,只有兩個方法。一是設法越過兩儀陣,將在後軍指揮的辛評、辛毗二人斬殺,二是用大軍將兩儀陣淹沒,以泰山壓頂之勢,將兩儀陣內計程車卒硬生生盡數斬殺。
要斬殺辛毗、辛評二人,別說趙雲,即便是項敖、呂布二人再次,恐怕也無法安然穿過兩儀陣,將指揮的二人斬殺。至於以勢破陣,似乎只有兩萬兵馬的幷州軍,也沒有再數量上超過九千佈陣的冀州精銳。況且城牆之上似乎還有兩三千後備守軍,同樣對突襲道城下的敵軍有著不小
的威脅。
“高將軍可見過此陣?”
高順聞言,苦笑的搖搖頭道:“高某祖輩雖然創下了陷陣營的訓練之法,可是對陣法一途似乎並沒有任何研究。主公也曾要求過順研習兵法,不過順愚鈍,只得其中一二。”
趙雲聞言,皺著眉頭點點頭,繼續說道:“此陣似乎名兩儀,可攻可收。雲記得雲先師曾說過,此陣陣眼乃是佈陣之人。雲方才觀察良久,發現佈陣之人似乎並沒有在軍陣之中。”
“沒在軍陣中?那如何操控?”
“兩儀陣是雲知曉的陣法之中最為奇特的陣型。此陣佈下之後,作為陣眼的佈陣之人,可在陣內,也可在陣外。”趙雲眼光掠過距離自己軍陣十里之外的敵軍,精光一閃繼續說道:“若是佈陣之人在軍陣之中,大能者可困住五倍與自己兵力的敵軍。”
“若是陣外又如何?”高順聞言,聽出了趙雲的言外之意,雙眼一瞪,好奇問道。
趙雲冷眼輕哼道:“呵,若是陣外!多則兩倍,少則...”
“少則不及自身兵力的數成!”
趙雲雙腿輕夾馬腹,示意高順跟隨自己來到軍陣旁不是太高的土丘之上,但也足矣讓二人看清敵軍陣型的輪廓說道:“佈陣之人若不再軍陣之內,導致兩儀陣沒有了陣眼。也是如此,佈陣之人要指揮兩儀陣運轉,只有另設無數的中樞,發號軍令。”
“兩儀陣乃是五人一伍,兩伍為一小陣。五小陣,或十小陣有中樞。”趙雲指向敵軍軍陣之中較為顯眼的幾處,繼續說道:“高將軍且用瞭望鏡仔細看看,中樞之人又一特點,身後始終會有兩至三人跟隨,並不參與大陣的運轉。”
高順聞言,拿起掛在胸前的瞭望鏡,細細觀察一番,偏頭詢問道:“子龍將軍可知為何?”
“一來保護作為中樞的將領,二來在危機時,時刻準備替上中樞之位。”
高順聞言,瞭然點頭。如此安排,與自己陷陣營之中的隊長相仿。想罷,高順散去凝重的面色,輕鬆不少說道:“既如此,此戰便由子龍將軍指揮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