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武帝起,用法家的律法維護國家秩序,用儒家為表教化百姓,實際儒學自漢武光大後,已經偏離了它原來的真義。突出的只是尊尊,回報,而非是付出後的回報。如父子夫妻。夫子希望的是父母慈,子女孝。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才樂意在父母年老時孝順,便能構成一代又一代溫馨的傳遞。夫唱婦和,夫唱的是婦喜歡的歌,婦才願意和夫的唱,家庭才能和睦,家和萬事興。因此《禮記.禮運》中曰: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個夫義,就是我說的夫的所唱,婦聽。就是我說的婦的和。君仁,臣才會忠。臣愛民,民才擁戴官員。聽從官員的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