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互相見過禮,穿著官服的內侍笑著眼睛眯成一條縫,“給老祖宗道喜了。”
長房老太太看到陳允遠一臉激動的表情,就算是再鎮定,心也似被一條線突然提起來。長房老太太李氏忽然想到丟了爵位那日,老太爺面若死灰般帶著內侍來取爵位的鐵券。她那時聽了訊息也是愣在那裡耳邊嗡嗡直響,半晌也緩不過神來。
內侍的嘴一開一合,“老祖宗準備好明日迎廣平侯的丹書鐵券吧!”
這是真的,陳家的爵位終於能承繼了。
李氏的手緊緊地攥住琳怡的,多少年了爵位終於回來了,在她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朝廷將爵位還給了陳家。
內侍向陳允遠行禮,“咱家向廣平侯道喜。”朝廷的正式旨意雖然還沒下,皇上已經在南書房口述陳家陳允遠襲爵,這事定是錯不了的。
長房老太太年紀大了經的事也多,先反應過來忙和內侍應付幾句,吩咐讓下人取了喜錢打點內侍。
送走了內侍,眾人在長房老太太房裡坐下。
陳允遠仍舊壓制不住心中的驚喜,抬起頭看長房老太太,“母親,咱們的爵位回來了。”
這樣大的喜事突然降臨在他頭上,陳允遠如今不知是哭是笑,在聖前本來嚇出一身冷汗,現又高興出一身汗。
皇上將他傳去宮裡問他吏部任上的事,在吏部做郎中政績如何他心裡是再清楚不過,皇上一通責罵下來,他只有跪地聽訓,不能反駁半句。
那雷霆萬鈞般的聲音,現在還震得他耳朵生疼。
“朕看你確實不適合在吏部任郎中。之前是高看了你。”
這話一出,陳允遠心中一陣瑟縮,整個人如同置身冰窖。
“擬旨。”皇帝提起筆來繼續批奏摺,“革除陳允遠吏部郎中之職。”說著快速在奏摺上寫下御批,然後合上丟在陳允遠腿下。“你規諫的奏摺寫的不錯,就去科道吧。”說著頓了頓,“你陳家廣平侯的爵位也該尋人承繼。”皇帝抬眼看看陳允遠,揮揮手不再說話。
陳允遠半天也沒反應過來。
還是內侍走過來提醒,“陳大人,跪安吧!”
他這才跪下來謝恩。
陳允遠將整件事講的驚心動魄。不過是短短几十分鐘的面聖,卻讓他覺得過了好久。
“兒子沒見到內侍前,還以為爵位是給二哥的。”董家活動了那麼久。陳允遠以為復爵要歸於董家功勞,而且皇上也沒有說明,承繼爵位的人就是他。
長房老太太道:“讓你去科道是任什麼職?”科道乃是朝廷耳目之官,糾察內外百司之官,這次彈劾康郡王就是科道兩衙門的御史,如今皇上讓允遠去科道任職,那不是如同在湖中投了顆石子。
曾被人彈劾的人,也去彈劾旁人。
陳允遠道:“都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這可是名副其實的升遷啊。
琳怡抬起頭看周十九,周十九也正轉頭看她,目光相接。周十九嘴邊的笑意更深了些。
小蕭氏道:“老爺這是多大的官職啊?”
陳允遠說起來有些不好意思,“正四品。”
正四品,小蕭氏驚訝地張開嘴。就算是好事成雙,這也太好了……她都要懷疑是不是真的。
陳允遠道:“我和科道衙門裡的御史有過過節。去了還不知是福是禍。”說著去看周十九。
周十九笑著道:“皇上向來喜歡朝堂上言論廣些,若是沒有人道時政之得失,析言地方之利弊,那不是朝堂上言路壅塞。”所以只要皇上有這個心,御史言官是最沒必要同出一口氣的。
陳允遠覺得女婿的話說的甚有道理,於是急忙忙地將女婿拉去談政事。
琳怡就幫著小蕭氏佈置院落,兩個人才看著下人收拾好祠堂,譚媽媽就一臉笑容地進門,看到左右沒人,譚媽媽道:“二房那邊坐不住了,著人來打聽訊息呢。看門房換了新燈籠,還直問是不是有喜事。”
本來就是陳家長房的爵位,現在皇上還給長房也無可厚非,現在她們這邊高興,二房那邊定是亂成一團。
琳怡看向小蕭氏,“聖旨下來之前我們家裡還不能張揚,萬一大伯、二伯正式問起來,母親再說吧!”
譚媽媽笑起來,這樣半遮半掩那不是要急死人了。
陳家長房這邊家宴做全了人,陳家二房也是將所有人都聚在一起。
陳允寧直盯著陳允周看,“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