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周元景坐下來抬頭看向周大太太。
周大太太一臉莫測的笑容,倒讓周元景油光錚亮的臉上又多了喜色,“娘同意搬家了?”說著頓了頓,“我就說……外面多少人都議論,康郡王年紀小家裡每個主事人,娘應該早些搬進去,也好幫著康郡王操持家事,再者,娘辛辛苦苦養育了康郡王這麼多年,又幫他尋回了爵位,這一家人若是分開住,那就生分了,雖說咱們不是同一支,可也是宗室裡最近的血親,總不能眼看著康郡王府那般冷清……”
要不是為了保住康郡王這一支,父母格外照顧康郡王,他們兄弟說不得更有建樹。
周大太太嘆氣,“我也是要籌備康郡王的婚事才能進郡王府,再怎麼說我們也是外人。”
“外人?”周元景瞪圓了眼睛露出幾分兇狠,“誰敢這樣說?誰敢挑撥我們兄弟的關係?誰是外人?要不是有我們,康郡王早就被送去廟裡出家,現在還能娶妻?”
看到周元景強硬的模樣,周大太太一顆心落到肚子裡,“老爺彆嘴硬,將來分家的時候,老爺就不敢爭了。”
“分家?”周元景冷笑道,“別想了,老子死也不會分家,分了家這些富貴讓誰來享?”
周大太太抿嘴悄悄地笑。
……
琳怡在長房老太太身邊重溫周十九和叔嬸一家的人事。
周十九由叔叔周兆佑和嬸嬸段氏撫養長大。段氏還生了兩個兒子,大老爺周元景,大老爺周元貴。
周元景的正妻是周大太太甄氏,甄氏琳怡已經見識過。如今甄氏管家,人前禮數周到,做事也算滴水不漏,長房老太太就說,甄氏不是好相與的。加上陳家長房和周永昌的過節,琳怡嫁過去,第一個要在意的就是甄氏。
周元貴的正妻週二太太郭氏。平日裡話不多,行事溫吞,好像比甄氏好相處些。
這樣一來。琳怡嫁去周家。面對的是周兆佑夫妻和兩對哥嫂,另有出嫁、未嫁的小姑子,順便連帶宗室之間扯不開的關係,琳怡鬆口氣,其實人也不算太複雜。
要論血親,其實周十九是獨身一個啊,雖然這些人難對付,可是周十九心中清楚。離他最近的人還是妻兒。
從前琳怡尊稱周夫人段氏一聲夫人,現在周家為了康郡王的婚事,上上下下正式變了稱呼。周兆佑是老太爺,段氏是周老夫人。琳怡和周大太太甄氏,週二太太郭氏是妯娌。
琳怡想到這裡,長房老太太又在一旁敲響了警鐘,“妯娌最難相處,不過我聽說大老爺周元景為人粗魯,如今周大太太掌家,府裡的情形可想而知。”
琳怡想想長房老太太和二老太太多年的關係……分了家也是明爭暗鬥不斷。
長房老太太想及周家這幾天的行事就滿心怒氣,“現在你還沒嫁過去,她們就已經在使絆子。”
琳怡毫不生氣,反而笑著攙起長房老太太的胳膊,“還沒到最終結果,祖母不用太放在心上。”
長房老太太繃緊的臉才鬆下來,“也不知道誰給你吃了寬心丸。”要是旁人遇到這樣的情形,定是又委屈又發愁。
她曾將周十九當作敵人防備,對周十九多少有些瞭解。現在雖然是第一次和他站在同一立場上,對周十九的意圖她即便是猜錯也錯不到哪裡去。
等待訊息要有足夠的耐心。
婚期漸進,一直靜謐的周家終於開始有了動作。
周大太太帶著一干丫鬟先搬去了康郡王府,光是馬車就走了十幾輛。帶有小花園的敬慈堂建在整個郡王府的中軸線上,上百年粗壯的老榆樹左右一邊一棵,後面是一排倒座房,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正房和廂房之間是回形走廊,環抱著一個精緻的小花園。
周大太太讓人將周老夫人的東西搬進去。
無論是誰都要尊長,最好的院子當然要留給長輩住,於是才取了敬慈堂的名字,反正康郡王有言在先,要以嬸孃為重,現在這牌匾掛上去,難不成別人還能來爭搶。
晚上週大太太在垂花門將周元景接進府。
周元景揹著手先去敬慈堂裡走了一圈,然後滿意地坐在雕壽字,童子奉桃,雲紋手握的黃花梨木椅子上,“也該是這個樣子,我母親養育了康郡王多年,事事為康郡王著想,非要等到康郡王親事定下來,才讓人改稱呼為老夫人,好像我和二弟都不是親生的一樣。”
瞧著大老爺滿是醋意的模樣,甄氏笑道:“老爺要不要去郡王爺的新房看看?”
周元景登時來了精神,“去,怎麼不去。我這個做大哥的總要幫襯一把。”
康郡王的新房設在三進院,正房七間,兩側耳房各五間,環形遊廊,青磚十字甬路兩邊擺放著各式太湖石,整個院子廣闊又大氣。
周大太太正要看看新房還有哪些佈置不到之處,周元景跟著一起進了屋。
光滑的地面讓宮燈一照隱隱約約映出人影來,紫檀木的各式傢俱,旁邊立著彩色繡金花鳥屏風,中堂是前朝中戊子的迎春圖,下面供著一柄御賜如意,一隻金鑲玉的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