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太太董氏冷笑,這時候還跟她說假話,“我早讓你給老大多納幾個妾室,將來妾室生了子嗣過繼到你身下,你就是不肯聽,如今老大三十有九身下無子,你怨誰。”
早知道老太太會說起這個,董氏跪行幾步,“娘,媳婦已經想好了,大不了將來過繼二叔家的孩子,這樣一來,還不是一樣……兩房都是二叔的兒子承繼……娘,您說這些年媳婦求過什麼?旁人都說姑作婆,媳婦有福氣,姑母對媳婦好,媳婦心裡明白,現在這把年紀還為自己爭些什麼,不過就是兒女。媳婦這輩子沒能給陳家生下子嗣,唯有一個女兒……偏偏琳婉生的不算出挑,就連才來京裡的琳怡都有林家看上,琳芳更是討得京裡的夫人們喜歡,將來不愁婚嫁,唯有琳婉卻無人問津,媳婦的孃家遠在川陝,哪個也依靠不上,連給女兒謀門親事也不能。姑母,媳婦身邊的親人就唯有您啊?”
二老太太董氏無論去哪裡做客都要帶上琳芳,二老太太偏疼小兒子是京裡眾所周知的,雖說她是二老太太的孃家侄女,這些年卻沒有討得半點好處。
大太太董氏故意不提這些,“媳婦生了兩胎兒子卻都夭折了,姑母給媳婦訪了名醫回來,不知道喝了多少湯藥卻也不見成效,姑母又幫媳婦請了道婆,道婆斷定媳婦命中無子,媳婦就照姑母說的給老爺納了兩個妾室,結果妾室生下的還是女兒,這些年媳婦都是聽姑母的啊,媳婦行事就等於姑母行事。老爺雖沒有二叔伶俐卻十分聽姑母的話。這些年老爺可有忤逆姑母?倒是二叔,姑母說過多少次,讓二叔和董家多些來往,二叔卻跟岳家走動甚密,您想想這份家業還不是董家幫襯才有的。難不成將來要姓了田?”
二老太太董氏聽得這話,不由地心裡一沉。
“姑母,”大太太董氏扶在腳踏上哭。“我才進京的時候,沒有哪家小姐願意和我結交,都是因為我說了一口的家鄉話。姑母當時安慰我說。總有一天要讓她們瞧瞧,我們雖從川陝來,卻不比京裡的女眷差,那些人不過就是仗著生在京城才自以為是,總有一天要讓她們瞧瞧我們的厲害。從那時起我就將姑母當作自己母親般看待,才一心想要做好姑母的媳婦。我並不是要和二叔爭,我只是不甘心,好不容易來到京裡。受了不少的磨難,怎麼就不能出人頭地,讓大家都瞧瞧。我們董氏女能壓過所有人做誥命夫人,讓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都要向我行禮。讓別人提起來。我們董氏也沒白來京城。”
二老太太董氏眼睛重重一跳。大媳婦的這些話全都說到了她的心裡。初到京城的時候,她一口的家鄉話曾是旁人的笑柄,她偷偷請了婆子來就是為了能學到正統的官話,當著眾人面惟妙惟肖學官話的時候,生怕一不在意蹦出鄉音,心裡的滋味只有自己知曉。這麼多年了,她本是老爺娶的正室夫人,卻要被一個死了的趙氏壓住不得翻身,歷盡艱辛才將這個家管起來,受了再多委屈,只要想想總有一天要將那些說風涼話的人踩在腳下,心裡就會開闊許多。
大太太董氏掩面哭泣,藉著手帕的空隙悄悄觀察二老太太。
二老太太顯然已經動容。
“現在二叔和三叔都是從五品的官職,老爺就算再混也混不過他們,老太太要多疼疼老爺才是啊。”
大太太董氏斷斷續續哭了半天,二老太太董氏皺著眉頭讓她起身,“我就是對你們太過縱容,才讓你們如此。一個個都不聽我的,乾脆哪日都分家出去獨過。”
大太太董氏知曉二老太太是氣話,忙道:“離開姑母,我們一家真的要過不下去了。”
二老太太董氏臉色依舊陰沉,“三丫頭的傷怎麼樣了?”
大太太董氏故意將話說得嚴重,“幾處見了傷,恐要留下疤了,可憐三姐兒還沒有出閣,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礙。”
二老太太眼睛一沉,“去將三丫頭叫過來我瞧瞧。”
大太太董氏忙吩咐身邊的丫頭去叫琳婉。
琳婉脂粉未施面色憔悴,因腳腕扭傷走路還稍有些不適,二老太太董氏見到不禁心疼,問起琳婉當日的情形,琳婉替琳芳一陣遮掩,二老太太董氏嘴裡也恨起琳芳來,“太不懂事。”
二老太太董氏這關總算過了,大太太回到房裡拉著琳婉的手一頓稱讚,“真是我的福星,要不然還真不知道要怎麼樣。”
“母親還是別爭了,”琳婉垂下眼睛,“等到二叔立功回來,陳家就算復了爵位也是二叔的。”
大太太董氏笑起來,“這你就不知道了,這次的功勞不都是你二叔的,要獎賞是少不了你外公一家。”
琳婉錯愕地看著董氏。
大太太董氏拿起身邊的藥油親手給琳婉抹上,“傻丫頭,你就等著瞧吧!你三叔是馬前卒必然是要死的,你二叔不過就是那蝦兵蟹將,亂兵一起還是要看誰帶兵平亂。”
……
京裡各處開始傳各種訊息,大太太董氏整日陪著長房老太太說話,給琳怡和衡哥兩個挑選布料做新衣服,主動幫襯起三太太蕭氏來。
長房老太太也就放任大太太董氏去做,漸漸的整個陳府都覺得三老爺肯定是回不來了。長房老太太帶著琳怡去相熟的幾家做客,回來之後大太太董氏將認識的一個道士帶到長房老太太跟前,長房老太太花了不少的銀子請道士好好做了場法事,又去寺裡捐了銀兩。
大太太董氏終於覺得長房老太太是黔驢技窮了,這才不再跟著折騰。倒是三太太蕭氏這段時日開始不思飲食,人也消瘦下來。大太太董氏跟著著急讓人請郎中來看,蕭氏卻怎麼也不肯看病症,只是整日臥床外人一概不見。
這樣的情形讓陳家長房如同籠罩了愁雲慘霧。
就連玲瓏和橘紅也會聽到有小丫鬟私下裡議論,若是三老爺回不來,恐怕三太太蕭氏也撐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