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哭得厲害,大太太董氏勸也勸不住。
三房長老太太皺起眉頭訓斥,“哭有什麼用,你回去就能見到老三?”
蕭氏緊緊讀攥住大太太董氏的手,“老太太,那要怎麼辦?您可要想想法子啊。不如我們現在就啟程……回去。”
啟程回去,恐怕現在也是於事無補。
三房長老太太想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奈何旁邊的小蕭氏不能安生,“你說,我們就算趕回去能怎麼樣?”
小蕭氏又沒有主意。
三房長老太太怒其不爭。
大房長老太太只得安慰小蕭氏,“既然已經到了族裡,大家就坐下來商量商量,總比你們這樣胡亂趕回去強。”
陳允寬也忙起身,“我讓人去打聽著訊息。”
三房長老太太讓大太太董氏扶著小蕭氏去歇著。屋子裡沒有了旁人,大房長老太太道:“要不然問問董家呢?”好歹董氏還有個三品致仕的老父,說不定能和成國公說上話。
剛才她還要壓著董氏,現在卻又要求到董家。三房長老太太緊閉著嘴一言不發。
大房長老太太勸道:“不行過繼的事先緩一緩,怎麼也要將允遠救出來。”
……
陳氏族裡剛剛還喜氣洋洋,一下子卻又氣氛低沉起來。大家還在羨慕京中做官的族人,沒想到眨眼功夫傳來訊息說族人不但丟了官還進了大牢。
琳霜也沒有了玩心在一旁安慰琳怡,“總會有法子的。”
大家擔驚受怕地等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終於有了新訊息,陳允遠寫了封血書。若是成國公真的有本事平倭,他甘願一死為成國公這個忠臣正名。小蕭氏聽了當時就暈厥過去,屋子裡的媽媽、婆子又是掐人中又是灌藥,總算將人救了回來,三房長老太太那裡也舊疾復發咳喘不止。
琳怡勸說完小蕭氏又照顧長房老太太。大太太董氏乾脆就留下來幫襯。無論琳怡怎麼勸,小蕭氏都是一臉愁雲慘淡,“原本是好好的。老爺怎麼又做出傻事來……早知道我就不該出來。”小蕭氏用帕子遮住嘴,嗚嗚咽咽,聽說三房長老太太病情穩下來又去求著要回京。
三房長老太太最終還是答應了。請大房三太太李氏將小蕭氏送回京裡。
小蕭氏路上不敢耽擱。進了京和大房三太太李氏一起徑直去了二老太太董氏房裡。
小蕭氏二話不說就跪在二老太太董氏面前,“娘,老爺不能回來,我們一家要怎麼過活啊。”
二太太田氏上前將小蕭氏扶起來,“三弟妹,娘已經在想法子了,這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有訊息的,你先穩穩神。明日娘還要出去託人。”
聽說二老太太董氏幫著出去託人,小蕭氏止住了些哭聲眼巴巴地看著二老太太董氏。
二老太太董氏這時嘆口氣,“你啊。允遠出了事,你更不能垮了。否則這個家要靠誰呢。”
蕭氏和族裡大房三太太李氏坐在一起和二老太太董氏說了會兒話。
二太太田氏就安排兩人去歇著。
吃過晚飯,家裡安靜下來,二老爺陳允周、二太太田氏才去了二老太太董氏房裡。
“怎麼樣?”二老太太董氏詢問兒子,“還有沒有緩和的機會?”
陳允周抿著嘴搖搖頭,然後眼角一翹徹底將沉悶變成了笑容,“三弟這次是自己給自己栓了個死扣。”
二老太太董氏點點頭,臉上不動聲色,“論為官,你們三個誰也及不上你們父親,你三弟更是不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
陳允周喝了口茶,有滿面笑容地看了田氏一眼,田氏滿面紅光這些日子因懷了身孕有些微微發福。算命先生說他三十六七開始發跡,命數好的難以想象,而今看來還真是應驗了,“三弟可算是出了名,成國公一黨正要尋他的把柄,他就將自己的小命交到成國公手裡,您說三弟這些年在福寧怎麼當的官。”
二老太太董氏看了一眼陳允周,“總是你弟弟,讓人聽了成什麼體統。”
陳允周微微一笑不以為意,“這不是在家裡,在外面我哪敢如此,但凡有三弟的訊息我都會遠遠避開,免得被他牽連。”
二太太田氏看了一眼丈夫,“母親說的對。今天族裡大房還來了嫂子……”
陳允周抬起眼睛,“我當長房老太太怎麼帶著三弟妹、六丫頭怎麼急匆匆地去了長房,原來是要用族裡來壓我們,不過這事還要看朝廷,我們家又沒有人封侯拜相,哪有本事救三弟,”說著將茶碗放下,“還是怪長房老太太,若是她將我過繼去長房,舅舅早些尋關係讓陳家復了爵,我就是廣平侯……”
看著嬉皮笑臉的兒子,二老太太董氏揮揮手,“好了,事情沒有一定之前不要胡說。”
陳允周道:“母親太過小心了。”福建的事已經鬧大了,皇上權衡利弊不會在意陳允遠幾個人的小命,就算要處置成國公,現在已經不是最好的時機,陳允遠這次是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