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聽了我的話高興的跑了出去,也沒告訴我是什麼事情,看來她也變得越來越像個凡人了。
靜靜來到了隔壁書店,對周杰道:
“姐姐說她會出手的,如果需要幫忙,到時你和宋澤一起來吧。”說完抱起了甜甜走了出去。
書店裡周杰他們說定了請卿卿出手幫忙的約定。宋澤這邊也和林宇瞭解了林雨涵的事情,走出了寢室樓,回到了實驗室裡。
宋澤走到實驗室的辦公桌前坐下,拿起昨天幾個學生寫的關於“臭氧層空洞”的一些分析報告。其中一個學生寫的是“臭氧層空洞形成的可能性原因分析”。
和現有科學界的主流看法“使用氟利昂過多,將之作為製冷劑及其應用在其他方面”不同。
他提出:臭氧層之所以出現空洞是由於,工業革命以來到現在,人類的科學文明不斷發展造成的。
他的報告裡寫道,科學文明到現在到了一個空前的發展高度。人類生活遠離了古代男耕女織的原始生活,方方面面都應用了不斷創新的科學技術。各國對地下、海洋資源的過量開採,在地球上建造大型的科研技術專案,均加劇了地球的環境惡化。
地球不是一個完全形成且穩定的星球,而應該是一個半形成的星球,且正在緩慢的向外擴散。
地球板塊本是一個整體,在不斷的破壞下,板塊分離加速。全球各地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頻發,造成地球的保護層擴散超過了本身擴散的速度,因此才會造成保護層出現了空隙,引起空洞現象。
宋澤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覺得這篇論文立意新穎,獨闢蹊蹺,且文中言之有物,應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翻回了封面,報告撰寫人那裡寫的是陳建豪。現在他正在實驗室裡翻閱課題所需要的資料書籍,就把他叫了過來。
“你為什麼覺得地球是一個未形成的星球,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已經是一個成熟星球,而且正值中青年階段。”
“我認為從這個星球的起源來看,地球和外面的保護層,本來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經我觀察外面的保護層有向外擴散的跡象,雖然非常緩慢,所以我認為地球還在幼年成長期。”陳建豪回答到。
“那你認為臭氧層空洞的形成,是因為擴散的原因,而不是由於氟利昂過度使用的論據呢?”
“一個星球有自我修復的功能。現在世界各國已經意識到需要減少氟利昂的過度使用。如果是因為氟利昂過度使用的原因,那現在這些空洞應該已經修復消失。但現狀是空洞一直存在,並未消失。”
宋澤點點頭:
“你這個觀點我覺得非常有建設性。你可以深入研究一下,你回去繼續檢視一些相關資料,寫一篇論文給我。”陳建豪點點頭,又回去繼續查閱資料了。
宋澤又看了看其他幾名學生的報告,大多大同小異,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看過之後,在報告稿件上標註了幾個錯誤的地方,要求他們回去重新查閱資料校正。
不知不覺又到了傍晚了,宋澤對實驗室裡的學生說道:
“你們都先去食堂吃飯吧,晚上早點休息,記得勞逸結合。”
實驗室裡的學生放下了手裡的資料,紛紛點頭說:“知道了,宋教授,您也快去吃飯吧。”整理了一下就走出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