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暗暗嘆了一口氣。
又過了兩天,萬義宗給她來回話:“……賈管事說,沙地最好種甜瓜,坡地最好種果樹。這兩位徐家的田莊裡都沒有熟手。不過,可以幫著找找。讓我來回夫人,如果找到了,是僱了,還是派人去學。”
“你的意思呢?”十一娘問萬義宗。
“直接僱了最好。”他聲音有些沮喪,“派人學,只怕是一時學不會。”
大周律令。就是像徐家這樣的公爵之家也只有二十戶的奴藉,羅家根本沒有資格。而萬義宗這樣的人,因為貧苦,沒有田種,羅家以每年極低的銀子僱他們做工。可如果家裡遇到了婚喪喜事或是有誰生病,工錢根本不足以支付,就會向東家借銀子。一來二去,銀子越借越多,每年做的工錢根本不足以還債,時間一長,東家成了最大的債權人,加上有父債子償這一說法,這些人也就成了雖有自由之身卻沒辦法自由的良民。
如果十一娘要重新僱人管理自己的田莊,他們這些人就連口飯都沒有吃的了,他又怎能不沮喪。
“你不是有三個兒子嗎?”如果連自己的陪房都保不住,那些跟著元孃的人又怎麼會跟自己呢?十一娘已是騎虎難下。而且,她也不想把自己的幾房陪房丟下。他們千里迢迢從餘杭到京都,也不過是為了一口飯吃罷了。
萬義宗眼睛一亮:“夫人放心,要是能找到學種甜瓜和種果樹的師傅,我們一定盡心盡力地跟著學。”
“只怕沒這麼容易。”十一娘笑道,“你搶別人的飯碗,別人怎麼可能乖乖地把飯碗送給你們。”
萬義宗笑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
這個態度還差不多!
十一娘滿意地笑了笑,然後細細地囑咐萬義宗:“你去市面上打聽打聽那些瓜果多少錢一斤。我們心裡也有個數。”
萬義宗應聲而去。
晚上徐令宜回來,感覺十一孃的心情好了很多。就問她:“你想回去住幾天?”
十一娘一怔,半晌才回過神來。
過兩天就是十月初十。
不知不覺中,她已經嫁到徐家一個月了。
話實在的,她根本不想回家去住。
“我想想,明天告訴您!”她要去問問陶媽媽,三夫人、元娘和五夫人都各回家住了幾天。
徐令宜想到她行事一向謹慎,知道她肯定是去問陶媽媽之流回去住幾天合適。遂道:“太夫人那裡,我去說!”
可千萬別!
十一娘在心裡暗道。
哪個婆婆喜歡兒子在自己面前維護媳婦……至少羅家就沒這樣的事!
她忙笑道:“娘一向寬和,我又不是怕在她老人家面前說這些。我是真沒有想好。”又怕徐令宜追究,笑著轉移了話題:“今天大嫂來過了。說五姐夫已經和濟寧師太說好了,每人每年二十兩銀子的奉養……”
徐令宜看著她急急轉移了話題,不由陷入了沉思。
是真沒想好?還是根本不想回去?
※
我們評論區裡的牛人真是多啊……O(∩∩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