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緹娜探監
因了老祖宗薨歿輟朝五日,五日後朝廷也恢復正常早朝。頂點小說X23UOM
當然,君臣的衣飾還是以素淡為主。
崔浩被滅五族,大臣相當謹慎,怕一個不小心,做錯了什麼,便步崔浩的後塵。
皇帝在大殿上,力數崔浩貪墨受賄,老年喪德敗行,更兼國史之誤,不僅導致民怨沸騰,還是導致老祖宗吐血的罪魁禍首。
“所以,即便是三朝元老,也不能姑息,罪不容誅!”
皇帝在總結的時候,也顯得痛心疾首。
當然,群臣也是附議,拓跋是扳倒崔浩的鮮卑老臣,異口同聲的齊贊陛下英明。
拓跋收復廣陵回來,恰逢老祖宗薨歿,還未真正在朝堂褒獎呢。
一復正常朝會,皇帝便對拓跋好一番誇讚。
“高陽王飛鷹大將軍,開疆拓土,保家衛國,勇冠三軍,所向披靡,戰神之名,實至名歸。
劉駿與殷孝祖那等宵小之輩,妄圖抓住安平郡主而加害高陽王。
十萬大軍,高陽王毫不膽怯,孤身入陣救人,並重創敵匪,想謀害高陽王之人,也遭了天譴。
此番高陽王收復廣陵,不僅厥功至偉,戰後處理廣陵政務,收復人心,開拓商務,縝密周至,獨當一面,將廣陵整治得有條不紊。
還滴水不漏,就揪出隱藏在大魏多年的奸細李峻,讓將士們心服口服。
比起故太子當年,毫不遜色,青出於藍。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群臣們自然也跟著一番交口稱讚。
拓跋卻出班拱手,謙遜道:
“皇爺爺過譽。道德天尊滿腹經綸,其中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兒一直奉為圭臬。
昔日兒只懂征戰沙場,朝政之事,一直有皇爺爺處理,兒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大魏剛剛收復廣陵,遠在江南,皇爺爺一時未能顧及,兒越俎代庖,處理廣陵日常政務,才知道一點都不比戰場輕鬆。
可想而知,皇爺爺平日裡,為政之不易。還真是創業難,守成更難!”
皇帝更加欣慰,頻頻頷首,捋須道:
“所謂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大魏有此皇孫,相信故太子也走得心安。”
皇帝稍頓,又道:
“此番高陽王為收復廣陵,幾乎九死一生。其他將士皆已封賞,朕想將廣陵賜予高陽王,作為封邑,以示嘉獎。不知高陽王意下如何?”
拓跋有些意外,卻想也不想,直接拒絕了皇爺爺的好意:
“多謝皇爺爺厚賞。兒身為皇長嫡孫,為大魏開疆拓土,保家衛國,責無旁貸。
此番能成功收復廣陵,並非兒一人功勞,乃將士們浴血奮戰,還有皇爺爺在後指揮得當。能為皇爺爺分憂,兒於願足矣。
廣陵乃商賈雲集,鑄錢煮鹽,點鐵成金的富庶之地,正好,可以充盈國庫,不該被兒一人竊據。皇爺爺美意,兒心領了!”
“好好好。”皇帝更加欣賞,“高陽王能文能武,不居功自傲,更不為一城一池之利益所惑。處事越來越沉穩,此乃賢德之舉,列位臣工,皆共勉之啊!”
群臣見皇帝如此盛讚高陽王,對他期望如此之高,立其為皇儲幾乎昭然若揭,自然也是恭維之聲不絕於耳。
“恭喜陛下有此世嫡皇長孫……”
“高陽王真是越來越長進了啊……”
恭維溢美之詞,讚口不絕。
拓跋餘退朝後,臉上卻更加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