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瞻仰國學
這時自太學裡面走出一個人,看見他們,迎面向他們走來。
來人年近三十,相貌清秀,身形頎長。此刻臉上隱隱帶著鬱悶。
“大哥。”李弈對來人打了聲招呼。
顧傾城心道:原來此人便是李弈的大哥太學博士李敷,怪不得眉宇之間與李弈有幾分相似。
李敷向李弈微微頷首,便向拓跋濬等人施禮:“李敷見過高陽王,安平郡主。”
“李博士免禮。”拓跋濬伸手道,一臉莊重。
“原來是李博士,傾城久仰李博士大名,之前老祖宗壽宴,傾城還曾請李博士出手相助,卻是未得機緣拜謝。”顧傾城回禮道。
“安平郡主妙手回春,多才博學,慈悲為懷,早已名動天下。區區不才,還要甘拜下風呢。”李敷謙虛道,“所謂博士,讓安平郡主見笑了。”
顧傾城肅容:“李博士如此謬讚,傾城愧不敢當。李博士明於古今,通達國體,乃一代鴻儒巨賢,傾城日後要多多請益。”
李弈見顧傾城如此敬重自己的兄長,剛才的不快,一掃而空,反倒露出欣慰笑容。
“你們兩個大才子大才女,就不必過謙了。”拓跋濬道。
而後瞥了一眼顧傾城手上的國史,再看著李敷道:“李博士,想必已看過大司徒撰寫的國史了?”
李敷長嘆一口氣,苦笑道:
“下官正為此事替大司徒憂戚呢,剛才在太學裡面好一番勸。
可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人家大司徒三朝重臣,說是陛下授意,秉筆直書,根本覺得在下的擔心是杞人憂天。”
“李博士是宰相肚裡能撐船,以德報怨,既已好言相勸,大司徒仍一意孤行,那旁人也愛莫能助了。”拓跋濬道。
他眼神閃過一抹冷厲。
稍頓又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且看大司徒的造化了。”
顧傾城眉宇輕蹙,心道:“以德報怨?難道李敷與崔浩還有什麼過節?難得他不計前嫌,還如此關心,還真不愧是博士之名。”
顧傾城淺聲道:
“李博士,此書還未廣為流傳,只怕假以時日,大家知道國史內容,會引起軒然大波。
大司徒雖深謀遠慮,是大魏擎天柱石。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總會有疏忽大意之時。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可能,李博士還是旁敲側擊,多提點大司徒,需謹言慎行,畢竟天威難測,皇帝的逆鱗,碰不得。”
“安平郡主,高陽王殿下,大司徒就在太學裡面。你們可否一起進去勸幾句?”李敷道。
“我們?”拓跋濬和顧傾城不約而同道。
李敷點頭道:“在下說話笨拙,且人微言輕,大司徒聽不進去,安平郡主口齒伶俐,高陽王的話,又有分量,大司徒應能有所警惕。”
拓跋濬不以為然,略為蹙眉的搓搓耳朵:“本王一向不愛管閒事。”
顧傾城也訕笑道:“李博士德高望重,若連您的話,大司徒都置若罔聞。傾城區區女子,何德何能,大司徒更不會把傾城的淺薄之言,聽進去的。”
拓跋濬又事不關己的表情:“人各有志,也許我們,確實是杞人憂天了。”
“下官既已勸諫無效,再去,只怕被大司徒嫌囉嗦。”李敷道:“殿下和郡主請便,下官先去看看裡面那些學子了。”
李敷告辭,自回太學殿堂,與學子們探討事宜去。
顧傾城看了一眼拓跋濬,又帶著仰慕的眼神看著太學,便想進去瞻仰參觀。
拓跋濬雖不在乎崔浩是否惹禍上身,但也不至於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