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非拓跋燾之血親,論輩分算是拓跋燾的祖母。
但皇帝的妃子,有時候比自己的孫女還小,所謂老夫少妻,在古時候不足為奇。
在皇家,就更見慣不怪了。
老祖宗再過些時日便是八十高齡壽誕,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拓跋燾也非常尊重這個祖母。
輩分太長叫得太複雜拗口了,於是大家都尊她為老祖宗。
“皇爺爺,你可錯怪孫兒了。孫兒一擊退南宋餘孽,就馬不停蹄的趕回來見皇爺爺。雖然路上被宵小之輩纏上,有些耽擱,還是不誤孫兒拜見老祖宗。”拓跋濬道,“孫兒可是第一時間,就進宮去覲見老祖宗了。”
“好……皇爺爺知道你有心。”拓跋燾哈哈大笑。
這時驃騎將軍李峻看著拓跋濬道:
“高陽王驍勇善戰,每次戰役都身先士卒,是我軍的表率。如今加封一品飛鷹大將軍,實在是實至名歸。”
拓跋濬淡然內斂的微笑。
拓跋燾又看著李峻,沉吟片刻,道:“驃騎將軍在擊退南宋入侵也有功,屆時論功行賞。”
“謝陛下!”
李峻驚喜的跪下謝恩。
看到拓跋燾與拓跋濬爺孫如此親厚,拓跋濬還加封一品飛鷹大將軍,享受軍人最高榮譽,拓跋翰和拓跋餘皆不是滋味。
拓跋餘心裡更加惱怒,父皇原本是來給他探病,卻被拓跋濬一回來就又搶他的風頭。
雖然讓他監管工部,也只是個管錢袋子的賬房先生罷了,哪裡及得上一個飛鷹大將軍如此榮耀,自己受的傷都白捱了!
拓跋翰雖然也是自命風流倜儻,看著這個比自己更出彩的侄兒,心裡就更加嫉妒了。
拓跋翰皮笑肉不笑的看著拓跋濬,道:
“自太子皇兄走後,聽說濬兒一直懷疑是自己的皇爺爺毒害了他的父王。
對皇爺爺心存怨恨,才一直留在軍營,不願意回來面對皇爺爺呢?
不知是否是別人在造濬兒的謠?”
皇帝拓跋燾對拓跋翰出言挑撥離間心有不悅,可拓跋翰的話又說進他的心坎裡:
一年前太子被揭發貪墨千萬鉅款,後在回城受審途中中毒身亡。
太子死後,眾說紛紜,但很多人都說太子是被栽贓嫁禍,還懷疑太子的死是自己所為。
而濬兒也真的自他父王走後,就一直留在軍營,不願意回平城。
難道他心裡,真的也懷疑自己,怨恨自己?
拓跋燾不滿的瞥了拓跋翰一眼,又看著拓跋濬的反應。
拓跋濬淡然的笑笑,整個人看似風輕雲淡,深邃的眼眸卻有寒芒一閃掠過:
“戰場,是最能鍛鍊一個男人,令男人成長的地方。
父王出事後,濬兒知道更應該自強自立,不能丟了父王和皇爺爺的臉,所以更應該留在軍營,為大魏開疆拓土。
至於說濬兒懷疑父王的死與皇爺爺有關,濬兒相信,虎毒不食子,清者自清。
而三皇叔言道是否有人造濬兒的謠,對皇爺爺懷恨在心。
謠言止於智者,即便有人想以此造謠,離間我與皇爺爺之間的感情。
想來以皇爺爺的智慧,豈是膚淺的謠言便能蠱惑的。
就像濬兒回來的路上,聽說老百姓戳天震罵三皇叔,言道三皇叔罔顧人命,視奴隸之命如草芥,居然辦了個獵美場,與乙渾將軍和王孫公子一起,將漂亮的女奴買回,與狼群一起放在狩人場,一邊讓狼群追逐啃噬女奴,一邊射殺躲避逃命的女奴。僥倖存活下來的,就給他們侍寢,而後活活蹂躪至死。
弄得天怒人怨,連皇爺爺浴血沙場,多年來之不易的赫赫威名,也幾乎受損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