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我在變成植物人前,過馬路時常被人摁喇叭。因為能在短時間捕捉到車速距離等細節,能預測車的位置,所以顯得我走路不緊不慢的。我當時的心理醫生還說我是自動慢回放機器,體感時間慢,倒不一定是好事。沒想到後來昏迷多年,一語成讖了。——王珏
王珏跪在地上,用餘光瞥到李微收回準備邁出屋子的一隻腳,回頭看他。他立刻以全身力量做了一個超低配波比跳,在李微有所行動之前自己蹦了起來,然後心虛地笑笑。
李微轉頭走了。
王珏正好可以借機磨蹭一會兒,趁著這個空檔打量著他家裡的裝潢。
傢俱烏黑,熾燈慘白,整齊規整,卻又死板得不留情面。黑與白,稜與角,充斥著目之所及的所有空間,嘖嘖,跟他這個人倒是搭調。
他一路掃視,第一時間沖向了那個純黑的窗簾,確定地點與環境,無論求救有沒有人看見,終歸是逃出生天的重要線索。一邊走過去一邊腦子裡開始閃過n種求救訊號:sos、fi、“8”字運動……可等他掀開窗簾,他愣住了——
窗簾後是一堵牆。
他突然想起李微曾和自己說過差點被狙擊手爆頭,於是把家裡的窗戶都糊上了。
……原來是這麼個糊法。他敲了敲,還是空心的。
足以隔住自己被殺的慘叫。於是他靜靜地想:去吃飯吧,多吃些。
李微也沒等他,等王珏慢慢挪到飯桌上時,他已經吃上一陣了。
王珏捧起飄著一顆雞蛋的小米粥碗,看著方形的碗嘖嘖稱奇。“你會做飯?”他開腔,突然掃到李微面前的紅燒肉,立刻控訴道:“你這待遇差別太大了吧。”
李微瞥了他一眼,對他大不敬的語氣倒是沒什麼表示,只是抬抬下巴,示意他可以來一塊。
他就真不客氣地夾走最大的一塊肉,塞進嘴裡,一陣反胃,差點沒吐出來——
但為了男人的尊嚴,還是嚥了下去。他才反應過來,他已經很久沒沾葷了。
得逞的李微哼了一下,看著王珏擰巴地低頭喝粥,又掃到他頸間一圈濃墨重彩的淤青,他心裡微微一動。
他受到的培訓一直是無痕殺人,死亡總是悄無聲息:手術動手腳、一種單質引起並發症的並發症……最激烈的,也莫過於和目標發生了爭鬥,迫不得已用一把細小的美工刀片插入耳後,相對一般兇案倒也算精緻。
在餐桌下他單手握了握空氣,模擬出那天扼住他咽喉的力道。
原來明目張膽地殺人,是這種感覺嗎?可以在被害人面板上肆無忌憚地留下痕跡,每一處傷痕都偏執而純粹,奼紫嫣紅地昭示著兇手的罪行。
一場優柔寡斷、拖泥帶水的謀殺,彷彿讓死亡有了儀式感,給兇手留下一個“傑作”。
心理學上的“存在感”也是笛卡爾的“我在”,是外界對自己的有效回應,其中一種表現方式就是“痕跡”。
——李微腦內的ai說。
……又來了。
李微把ai關了。
那被注視的人毫不知情李微的心理活動,正專心用勺子把粥裡的雞蛋挖成兩半,發出細小的“噗”的一聲。本是囚禁者與受害者的身份,愣是在兩位非正常人類下演繹出和諧的氛圍——一個殺人如麻,一個視死如歸,像是鬥雞博弈,兩人的地位竟平等起來。兩個各懷鬼胎的人就這樣吃完了一頓飯,倒也相安無事。
李微知道王珏隱瞞了一些很關鍵的東西。他本想叫紅別去查,但直覺告訴他,不要打草驚蛇。對方演技了得,不過或許不僅僅是表演,而是這家夥真的瞭解他太多了。
可這是個看起來與世界毫無瓜葛的人,無需討好,無需周旋,所以從一開始,自己說話方式就變了。
王珏本就是他的樹洞,現在樹洞活了,會騙他,會詐他,還會搶他的肉吃。像是有什麼默契似的,見不殺他,王珏就真的不怕他,和他說話也毫不生分。讓他想起他現去買另外一副碗筷,老闆娘說“來了這麼多朋友啊”時的笑容,讓他自己都快相信,有人陪伴是一件理所當然的好事。
這是個危險的訊號。
想到這裡,李微本著科研精神,決定對自己進行社交系統的自我探究。吃完飯就找醫院報了備,要求把這些年的年假一起休了之後,《ai李微的bug測評與修複計劃》正式提上日程。
實踐出真知,理論的撰寫,從實驗開始。
既然危險,不如危險到底。
戒流食的第一頓,即便是小米粥加蛋,王珏一時也不能習慣,躺在床上挨著細細的胃疼,玩著李微家的電動傢俱。
李微拿著熱水袋走進來,看著瘋狂反複橫跳的窗簾,失笑道:“我看你智商還停留在昏迷前。”
“時代不一樣了,我錯過了挺多。”他感嘆。
“腳還涼嗎?”他把手伸進被子就要夠他的腳。
王珏頓時把腳一縮,驚恐道:“你幹嘛?”
李微撲了個空,只摸到一個腳形撐起的被子形狀,“連被都是涼的,比旁邊的被涼。”他一邊說,一邊神情自若地往那個空塞了個熱水袋。
王珏這才想起這哥們腦迴路和常人不太一樣,對人情世故一竅不通。這會兒哪兒是關心他,估計只是他醫生的哪根強迫症犯了,觸犯了表演人格……
想到這裡,他便安心踩上那個熱水袋。冰涼遇到微燙,把他舒服得打了個顫。然後無奈道:“人家被子也只是維持溫度,我自己涼有什麼辦法?就跟那個,外面小推車賣雪糕用被子冷藏,一個道理。”
“啊。以前有,”李微說,“這幾年是沒太見到了。”
王珏紮心了。
怎麼還有代溝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王珏的自白有重複 是因為之前的王珏自白代替成了“我,終於,喝到水了。噸噸噸。”沒有重複就當我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