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蛤蟆精軍師就為蛇王制定了一條分化瓦解,團結小派,爭取中派,打擊大派,最後各個擊破,萬眾歸一的策略。
蛇王就按照軍師的策劃暗暗將一些弱小派系一個個團結過來,壯大崑崙山派的力量,然後動員爭取了一些力量屬中游的派系,結成同盟。
於是就開始以蛇王的名義釋出號令,向那些頑固惡劣,倚仗派系大、蛇多、力量大的優勢違抗蛇王命令的派系發出討伐命令。
於是這蛇王山上一時間喊殺震天,血肉橫飛,一個個夜郎自大的派系相繼被殲滅。
崑崙山派的勢力日益壯大,最後終於打敗了所有拒絕服從蛇王命令的各路派系,將各派系頭領抓獲後全部斬首示眾。
將蛇頭高高掛在蛇王山頂的樹樁之上,以震懾那些仍存有反叛僥倖心理的蛇們。
而在消滅派系戰鬥中立功最大的被封官加爵,蛇王結拜了八大弟兄,個個被封為王爺,王爺底下又封了十大金剛。
最終消滅了各派各系,確立了大王權威,實現了萬眾歸一的王權格局。
至此開始,蛇王山又在蛤蟆軍師的治理之下,變得山寨繁榮,蛇心歸順,一統江山,堅如磐石。
開創了三千年的強悍盛世。
這一輝煌成就,首先就得益於蛇王將蛤蟆精視為心腹知己,言聽計從。
而蛤蟆精也嘔心瀝血,苦心謀劃,恪盡職守,鞠躬盡瘁。
然而,隨著蛇王江山變得固若金湯,一片歌舞昇平,這蛇王也開始變得驕奢狂傲,良言難進了。
就在前一段時間,大王主持探究這三千年前為何要讓它們幾萬條蛇守護這座空山一事,這蛤蟆精智星星就曾提醒過大王,這一秘密,不可深究。
但大王不以為然,繼續大張旗鼓,鍥而不捨地探究其真相。
因而隨著這真相漸漸趨於明朗,謊言逐漸被戳穿,這數十萬條蛇守護蛇王山的理由也就隨之冰消瓦解。
自然這數十萬條蛇盤踞蛇王山的凝聚力也在漸漸鬆散。
這等於動搖了蛇王山的根基。
“不論它是謊言還是真理,只要它能起到萬眾一心、固若金湯的凝聚力,能讓蛇王山輝煌萬代,這謊言就超過真理一萬倍。我們就應當將它視為聖經,頂禮膜拜,而不是追根究底,將它戳穿,讓它變得一分不值。”這就是蛤蟆精軍師當初的主張。
然而,這句句千鈞的治世良言卻未能引起這蛇王的重視。
再後來,這蛇王窮奢極欲、暴虐無道,寵幸愛妾嬪妃,偏信『奸』佞蛇臣。
日日歌舞昇平,不理朝政。
朝中眾臣有蛇族大事,要面見大王稟報,比登天還難。
而這一份份十萬火急的朝中要務奏摺,全由非雌非雄的太監蛇類受理,並任其隨意處置。
這些太監蛇類為了討得大王歡心,總是報喜不報憂,日日哄大王開心,讓大王覺得天下一片和平,身處太平盛世,萬代基業。
豈不知已是明日黃花,風中之燭,山雨欲來風滿樓!
由於整個皇宮朝政都被太監寵蛇、愛妾嬪妃們把持,這大王自然已是雙目失靈,兩耳失聰,與八大王爺和十大金剛的關係也漸漸疏遠。
更為嚴重的是,這大王聽信讒言,連軍師智星星的金石良言也置若罔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