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第三天,李家果然又遣了媒人上門來提親。
這一次,崔家沒有再將人拒之門外,而是由大管家親自開啟大門迎了進去,並奉為上賓。崔家大夫人鄭氏親自出面同媒人商議各項事宜,也將大娘子的庚帖交與媒人,央他轉遞給李家。
這便算是下了小定了。
此事一出,自然在長安城內掀起了陣陣洶湧的波濤。大家都想不通,堂堂博陵崔氏,怎麼就會選擇將府上的娘子許配給胡人呢?更何況這個娘子還是如今在邊關混得風生水起的崔刺史的嫡長女!
好好的一個嫡長女就這麼浪費了啊!
不過,很快就有人道:“這有什麼?想想當初,崔刺史不一樣娶了商戶出身的崔六夫人嗎?他們一家子都是離經叛道之輩,父母如此,兒女必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再加上崔十二娘子同李二郎君在邊關時就已經互生情愫,崔家長輩疼愛小輩,又見李家上門提親了兩次,誠意十足,便有意成全一對小兒女,這也是說得過去的。”
這麼解釋,似乎也說得過去。只是,大傢俬底下還是忍不住感嘆,好好的一個五姓女,怎麼就便宜了這個胡人小子呢?
此時的李家一樣片刻不得安寧。
李光弼看著跪在跟前的兒子,整個人都已經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這就是你說的去試試?這就是試試的結果?崔家居然就應了?”
李象昂頭回道:“阿爹您答應了我的,最後給我一次機會。如果這次崔家答應了,您就讓我娶她;崔家要是不應,我就死心。可是現在他們應了。”
“你少和我顧左右而言他!你當我不知道嗎?這件事分明就是你們早就串通好的!你們合起夥來坑我!”李光弼大叫。
李象抿唇不語。
不說話,便是預設了。
李光弼氣得渾身上下都疼。可是,如今小定已經下了,他們是大大方方的上門去提親的,崔家也是大大方方的應了的。這件事全長安城的人都看在眼裡,他總不能悔婚吧?那就只能認了!
只是想想自己被這小子坑了,他心中怎麼都不是個滋味,因而看著兒子的眼神很是不對勁。
李象任他看著,許久才道:“此事全都出於兒自己的私心,同崔大娘子沒有關係。阿爹若是生氣,要打要罰兒都沒有怨言。但是還請您不要遷怒於崔大娘子,她已經因為兒的關係經受了太多非議了。”
“這個道理你當我不懂嗎?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不是你非要娶,這事也不能成!你放心,我要罰也只罰你一個,不罰別人!”李光弼冷冷道,便對管家吩咐道,“將家法給我請出來。”
將大娘子的婚事定下後,崔家再接再厲,順便把大郎君的親事也給定下了。
這個人家他們也不陌生,便是范陽盧氏的小娘子。而且,還是盧九的嫡長女!
這門親事談得順利得不得了。原本一開始崔蒲就同盧九有過口頭約定,現在慕皎皎帶著大郎君回來,去盧家赴宴時,盧家長輩就已經見過他了,全都對他讚不絕口。所以後來崔家請了媒人上門一提這事,盧家趕緊就應下了。兩家交換了庚帖,再將一對小兒女的生辰八字送到大慈恩寺請了高僧一算,得出天作之合的批語,便更是高興,崔閣老還專門叫人擺了一桌酒席慶祝大郎君定親成功。
全家人都因為這事高興得不行,唯有大郎君哀怨得跟個小媳婦似的。
“他們這是在欺負人!”捏著新做的衣裳的一角,他傷心的想哭,“就因為阿姐和李象兩個人暗生情愫,差點丟了崔家的顏面,他們唯恐我也這樣,就趕緊給我找了個門當戶對的人家定下了。他們這是在拿我的親事堵阿姐這門親事的漏洞!不帶這樣欺負人的!我也是阿爹阿孃親生的,我還是嫡長子呢!”
二郎君坐在他身邊,心不在焉的安慰他。“你又不是今天才知道,阿爹阿孃最偏向阿姐的。能讓你為阿姐做點事,這就已經是對你的看重了。”
大郎君沒好氣的踹他。“你給我滾!”
此時忽聽外頭慕皎皎的聲音傳來:“大郎怎麼還沒出來?”
“阿孃!“大郎君立馬眼淚一收,便揚起笑臉歡快的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