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人結束治療後,夏浩然再次拍了拍手,說道:“想必,在座的各位都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同時,也對剛才兩名講師神乎其神的診療手段所驚奇,下面,就由我來告訴各位,為何大家同屬於中醫,而且論起資歷和經驗,你們遠比兩個小丫頭要豐富多彩,但是在事實面前,為何我們的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中醫!”
夏浩然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大大兩個字,說道:“提到中醫這兩個字,我們習慣性的會用‘當代中醫’和‘古中醫’兩個概念進行區分。而之所以這麼做,我想在座的或許已經想到了,古中醫伴隨著人類的誕生,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傳承和延續一路發展至今,那是何等的輝煌和繁榮!”
“但是每每提及當代中醫,我們除了搖頭,除了無奈和默哀,還有什麼?更有甚者,隨著西醫鼎盛中醫沒落,還有人更加可笑的將‘當代中醫’劃歸到偽科學、封建迷信的行列,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之所以有今天這種尷尬的局面,一切都是傳承的中斷,以及國人敝帚自珍惹得鍋。”說到這裡,夏浩然指著黑板,繼續說道:“請大家看這裡!”
古中醫=醫術+道術+玄學!
夏浩然快速的在黑板上寫著,一邊說道:“真正的古中醫,我們通常習慣性的將其稱之為‘道醫’。只有道醫,才能將醫術、道術和玄學相結合,才能更加完美的把醫術展現出來。回想一下剛剛兩位講師的整個診療過程,你們是否遺漏了什麼?”
“以氣御針!”林東陽大聲說道。
“沒錯!”
夏浩然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以氣御針,那正是‘中醫氣’的一種臨床運用;而中醫氣,則是道術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我記得之前就曾反覆的和大家說過,中醫講究修身養性,你們是否以為這完全只是一句套話和空話?現在我就明確的告訴你們,進入華夏中醫大學後,我們不僅要專研醫術的同時,同時還要學習道術,以及玄學。”
“在座的都是中醫泰斗,或許你們對道術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對‘中醫氣’應該非常的熟悉。現在我就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道術是存在的,而且也是你們接下來三年學習生活中主要攻讀的課程之一!”
“至於玄學,”
說到這裡,夏浩然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玄學是從易經當中分離出來的,玄學五術,分別是仙、醫、命、卜、相。而我們今後只需學習其中屬於‘醫’的那部分即可。”
“玄學中的醫,也就是我們業內所說的‘靈治’,簡單點說,就是靈氣治療法。靈氣治療法我在此不做解釋,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在古代像這種靈氣治療法又被稱之為‘祝由十三科’!”
“在今天,祝由十三科被斥為迷信糟粕,這其實是不對的。古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固然有屬於那個時代的侷限,但是,他們對人體自身探索的成就未必就不如今人,而恰恰正是因為我們現代人過分依賴科技,進而導致潛能退化,開發潛能的各種方法也漸漸失傳。”
夏浩然說的沒錯!
事實成為歷史,歷史變成傳說,傳說又變成了神話。隨著時間的流逝,還有誰會相信那曾經鐵一般的事實?古中醫的四診法“望聞問切”,在今天還有多少人能夠掌握?
更何況。
祝由十三科還是比這些更為玄妙高深的東西,答案不言自明。
“或許,剛才也有人發現了,兩位講師的每一次落針,都是沿著某種規律或者軌跡而行,其實,這也是玄學的一種運用。”說到這裡,夏浩然微微一頓,繼續說道:“說到這裡,大家心中應該明白了,當代中醫僅僅只是傳承了古中醫當中的‘醫術’,而缺失了道術和玄學的部分。所以,我之所以能被稱為神醫,李夢瑤和林瑾萱兩人為何遠比在座的各位更加的優秀,原因不用我說了吧?”
“道是醫,醫是道,自古醫道不分家。若是大家都能博聞強識,遍覽古籍,那麼就應該清楚,其實在華夏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醫者,他們都和道家有著解不開的淵源。”
“如東晉的葛洪,不僅是著名的醫藥學家,更是道家的傳奇人物,而他的醫學著作《肘後備急方》,更被後人評為最接地氣、最實用的醫學用書;山中宰相陶弘景,不僅在醫藥、天文歷算、文學深有研究,同時,他更是符咒一脈中茅山道術的開派祖師。”
“我說了這麼多,或許在座的有人曾懷疑過,但是最終卻仍舊不了了之。這一點,其實也很好理解了,像我今天所說的這些話,一方面受國家層面的影響,另外,更是受傳承所限。現在,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後,我希望在座的每個人,都能好好的珍惜每一天時間,努力的將學校安排的學習內容消化吸收。”
說到這裡,夏浩然的目光在所有人臉上一一劃過,沉聲說道:“華夏中醫大學,是每一位中醫人的大學;而振興和復甦中醫事業,也是我們每一位中醫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神聖使命。之所以告訴你們所謂的薪火計劃,就是讓你們明白,我們中醫大學不僅僅是為了培養一名名優秀的中醫工作者,更是為了培育無數的中醫火種,並將其廣泛撒播到世界各地中去。”
“所以,當你們未來能夠順利的從中醫大學畢業,我並不希望看到你們運用所掌握的醫術拯救了多少病人,亦或是賺取了多少金錢,而你們的主要目的和任務是薪火傳承,是為祖國、為整個華夏中醫事業撒播了多少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