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這位曹操的第三子,被曹操親切稱呼為“黃鬚兒”的兒子。
或許以前,他沒有爭奪世子的想法。
可父王死的突然,傳位詔書又被焚燬,驚愕之下的他,哪裡能受得住身邊人的蠱惑?
哪位公子的家臣不想要立此“從龍之功”?
不想一飛沖天呢?
說起這位“黃鬚兒”…
許多人想到的是“威震塞外”。
他“武痴”、“直男”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曾經…他因為一匹駿馬,拿自己的美妾與馬的主人交換。
曾經南越國送來一隻白象,曹彰用手捏住這白象的鼻子,白象乖乖的伏在地上不敢動…
《任城王舊事》三卷中亦有所記載。
曹丕曾鑄一口萬斤大鐘,懸在文華殿,想換一處擺放,但力士一百人也挪不動,可是曹彰把鍾背起來就走,四方聽到他的神勇,都息兵自保。
清朝劉廷璣所著《在園雜誌》也有記載。
曹操贖回蔡文姬之際,便是命曹彰兵臨塞北,威脅南匈奴。
以至於,歷史上的曹彰之死,都有許多詭異的說法…
最廣為流傳的,乃是因為曹丕害怕曹彰的武勇,用計將曹彰毒殺的。
南朝的劉義慶《世說新語》載,曹彰喜下棋,曹丕投其所好,棋至中盤,曹丕已見下風,於是他呼喚身旁的丫鬟,“將棗兒端上來”。
之後,兩人一邊下棋,一邊吃棗,表面看情義融融。
其實,狠毒的曹丕早已在一些棗子中下了毒藥,並暗自做了記號,自己專揀未帶毒的吃。
曹彰被矇在鼓裡,不多一會兒,頭重腳輕,眼睛發直,還沒來得及說出一句話,便一頭栽倒在地。
當然也有《魏晉世語》給出的另一個解釋——“初,彰問璽綬,將有異志,故來朝不得見,有此忿懼而暴薨。”
曹彰是問過“璽綬”的…也參與過世子之爭。
不論怎樣…
如今的曹彰以雷霆之勢將兵馬駐紮在洛陽城,儼然…這一刻的他,短暫的成為了此間的主宰,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殺大權。
“子文將軍是要造反麼?”
哪怕被刺了一劍,程昱依舊昂著頭,任憑身上的血跡流下。
丁儀迅速的行至曹彰的身旁,低聲在其耳畔耳語,“昨日夏侯將軍將璽綬交給了程司馬!”
曹彰目光一愣,“我不反大魏,我反你們龍驍營私立的太子!”
接著他指著程昱,“綁了!”
一隊甲士衝了過來將程昱捆綁起來。
夏侯淵大怒中帶著些許慌亂,“子文,你可知道程司馬這麼些年為大魏立過多少功勳?你敢綁他?”
曹彰陰鬱的掃了一眼群臣,“他是替龍驍營的主子立功,與大魏何干?”
“哼,如今父王去世,大魏動亂之際,從今日起,許都城戒嚴,送各位官員迴歸住所,沒有本將軍的令牌,不許擅自走動。”
“你…”夏侯淵大喝。
可曹彰根本不與他對視,他緩緩的行至曹植的面前。
“子健可想當太子?”
“不…”曹植連連搖頭,他是真心的,他從來沒想過染指著太子之位。
可曹植這回答,卻是讓曹彰嘴角微微的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