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臥龍崗。
天色漸昏,可酒注裡的酒水溫的正醇。
諸葛亮與劉備於密室中的談話也愈發的漸入佳境。
“漢室衰微,奸佞假借天子大旗,備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想的是匡扶漢室,再續漢室江山社稷,可…備的才能比不上曹操,手下的才幹亦無人比得上陸子宇,以至於一路敗北!直至今日,天下奸佞未除,還望諸葛先生不吝賜教!”
言及此處,劉備滿飲杯中酒,眼神懇切。
諸葛亮眼眸微眯。
“劉使君還是沒有搞清楚,你的優勢在哪裡?”
“優勢!”劉備驚詫…
他?接連八次大敗!
小敗不計其數?他還有優勢麼?
不等劉備細想,諸葛亮的聲音接踵而出。
“北境曹操之所以能不斷壯大,他的優勢是什麼?”諸葛亮自問自答:“是信任!”
“世人皆知,是陸子宇成就了曹操的霸業,而曹操給予陸子宇的是什麼?白馬侯!當朝駙馬!御史大夫!夏侯氏龍婿!是這些麼?”
“不!都不是!”諸葛亮再度回答了自己的提問。“曹操給予陸子宇的是一份完全不擔心逆反的信任!”
“曹營之中,唯獨陸子宇的龍驍營不設編制,可以隨意擴軍;官渡之戰,曹操敢於把三軍統帥之權交於陸子宇,而親做先鋒去襲擊烏巢;攻取鄴城,陸子宇說不急攻,便不急攻,說挖渠便挖渠!試問劉使君,除了你二弟、三弟之外,你能給予一個謀士這般信任麼?”
咔…
劉備拳頭死死的握住,他沉吟了片刻,再度抬眸時,他發現,他已經輸了。
諸葛亮這是拿他比擬陸子宇,而他劉備,能給予這個年輕人這般的信任麼?
遲疑了…
劉備已經遲疑了!
“備慚愧,可先生一言如醍醐灌頂!”劉備目光篤定。“若然先生出山,那我麾下的文武、將士見先生如見我本人!先生之令便如我之號令!”
言及此處…
諸葛亮的眼眸中閃過幾許失望之色。“劉使君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提及曹操給予陸子宇的信任,並非是想要討要這份信任,而是要告訴劉使君,在果決上、在魄力上,劉使君是輸給曹操的!”
這…
劉備凝眉。
諸葛亮的聲音還在繼續。“可,劉使君卻有一點,是無論曹孟德、還是陸子宇都不可及的?”
“什麼?”劉備驚問。
諸葛亮輕抿了一口茶水,“《淮南子》有言,知仁義,然後知禮樂之不足修也!做事不能在細節上糾結而捨本逐末,劉使君的優勢在於魅力!在於麾下將士對劉使君的信仰…”
“聽聞劉使君領軍,從來與白丁百姓同席而坐,談笑風生不挑人!百姓沒飯吃,劉使君就把自己的飯讓給百姓,百姓們被敵寇擄走,劉使君拼死也要將他們救回來,縱是有殺手刺殺劉使君,最後卻不忍離去,這說明百姓們對劉使君是有信仰的!”
“這就是為何劉使君屢戰屢敗,可軍隊卻不會散,為什麼劉使君的旗手已經餓的站不起來了?卻還是手握著軍旗不倒!這是因為劉使君給了他們希望,給了他們信仰!”
“劉使君的信仰是匡扶漢室,讓百姓有飯吃,讓窮苦的人也可以建功立業破格提拔,而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希望,而信仰就是這世上最強大的力量!”
呼…
聽到這兒,劉備目光一定,當即感慨道:“先生竟比我還要了解我自己!”
“呵…”諸葛亮淺笑一聲,繼續說道:“劉使君手下的兵馬總是不離不棄,這是因為關、張的勇武與統領麼?不!這是因為這些士卒都不想再當饑民了…”
“劉使君敗呂布逃回小沛,軍士立刻就從三千增添至一萬,而奇襲許都時,劉使君有四萬人,可最後被燒到只剩數百騎,可一年之內,新野城又聚集了數萬人!這便是劉使君身上信仰的力量!也是劉使君於這亂世中唯一能尋覓到的生存之道!”
“咕咚…”
劉備嚥了口口水,聽諸葛亮講話,委實是讓人大呼過癮!
而諸葛亮話鋒一轉…
“至於如今的局勢,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惡劣!劉使君只需要銘記幾點,足可保在這亂世中覓得一方雄踞!”
“先生,請!”劉備豎起耳朵,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