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
常山與趙郡的交界處,黑山寨內。
一處露天的校場,此間當中擺放著一個偌大的桌案,桌案上好酒好肉,極是豐盛。
有些特別的是,這些盛酒的酒器用的是大碗,切開的肉則均是大塊,滿滿的一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既視感。
“哈哈哈哈…”
悵然的大笑聲從此間傳出,坐在桌案主位上的乃是黑山軍的統領張燕,坐在賓客位的則是所謂的“朝廷欽使”程昱。
“程司馬,久仰久仰啊…聽聞程司馬所到之處,敵人望風而降,今日有幸一見,我張燕委實是三生有幸!只是不知道,程司馬打算如何勸降我張燕與黑山軍呢?啊,哈哈…”
儘管語氣有些開玩笑的味道…
可張燕對程昱的態度顯得很恭敬,這倒是一改他昔日裡“山賊頭子”的做派。
說白了,張燕如此態度,是因為他本就有歸順朝廷之意。
這點…
程昱自然是不知道的,可陸羽清楚的很…
在古籍文獻的記載中,曹操官渡之戰期間,張燕就與他書信往來,等到曹操攻幷州時,張燕更是率眾悉數來投奔,助力曹操擊潰了袁紹在幷州的殘餘勢力。
“張將軍哪裡的話,黑山軍統領張燕張將軍…程某才是久仰、久仰…”程昱一捋鬍鬚,卻是話鋒一轉,刻意的補上了一句。“錯了,準確的說…該稱作褚飛燕褚將軍才對!”
霍…
這話脫口,張燕微微一頓,眼眸下意識的就眯起,表情中添得了一分警戒。
“這名字,有十年沒用過了,倒是沒曾想,程司馬竟是知道!”
誠然…
張燕本名褚飛燕,常山真定人,與趙雲還是老鄉,他本姓褚…參加黃巾起義時,因為剽悍,敏捷過人,軍中稱之為——“飛燕”,故得名“褚飛燕”!
至於…
後來…為何改姓張,那就是一段有關兄弟情深的故事了。
“程某哪裡知道這個…”此時,程昱擺了擺手。“是我家公子告訴我的,只是…我家公子還說,整個黑山軍中,他最佩服的倒不是褚將軍,而是…”
程昱故意賣了個關子…
這可吊起張燕的胃口了,能讓程司馬稱之為公子的,除了龍驍營統領陸羽之外?還能有誰?
而黑山軍中,竟還能有讓他佩服的人…
張燕很感興趣。
“能讓陸公子佩服的人?敢問程司馬?到底是誰?”
問題丟擲…
程昱卻是眉頭一鎖,語氣中帶著一些痛惜與哀婉。“褚將軍並不陌生,他便是昔日黃巾軍的一方渠帥,張將軍的結義好大哥——張牛角張渠帥!”
呼…
很明顯,張牛角的名字脫口,張燕整個人像是被電觸擊了一下。
整個大漢,鮮有人知,他張燕與張牛角的情義。
那是飯則同席,寢則同床的情義;
那是…黃巾軍中埋伏,為了救下他,大哥張牛角不惜斷後身中數箭而死的情義。
那是張牛角決定斷後時,吩咐麾下將士,從今往後一切都聽賢弟“褚飛燕”,把麾下將士悉數交給褚飛燕的情義。
這份兄弟情,不比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弱上多少。
也便是因為好大哥張牛角的逝去,褚飛燕才改姓張,他要替大哥活下去,黑山軍的頭領永遠姓“張”!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