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落下!
八名手持紅籤的名士依次上臺,曹丕、曹植也在其中,除他們之外,還有一個是曹操特地點名要品評的公子——何晏!
這位昔日大將軍的曾孫,尹夫人之子。
所謂愛屋及烏,曹操因為對他孃的寵愛,對何晏也是極盡寵愛,更是與杜夫人之子秦朗一併收為“義子”!
他的性子倒是無所顧忌,所穿著的服飾與曹昂、曹丕、曹植等人沒有區別。
便是為此,曹丕特別不喜歡他,總是稱呼他為“假子”!
而這次的月旦評,首評之人,正是此何晏!
此刻的曹操依舊隱身在人群中,無數刺客用目光傳遞著殺氣,在人群中尋找曹操,可人流攢動,找到曹操,又豈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倒是…
賈詡一身道袍,不知何時擠到了曹操的身邊。
曹操笑著問道。“賈先生何時回來的?怎麼來這兒了?羽兒呢?”
“陸司徒我就不知道了!”賈詡一捋鬍鬚。“我嘛…也是剛剛回來,躬奉盛世,重啟月旦評,如此熱鬧的一出大戲,豈能錯過?”
呵呵…
曹操一眼就看出了賈詡心頭想的,這傢伙精著呢。
他必是知道…其實自己的身邊才最是安全!
講到這兒…
曹操與這位新奉為謀主的老狐狸對視一眼,兩人會心一笑!
臺上,蔡昭姬環視諸人,見八位名士已經侯在等候區域,這才開口道:
——“曹司空頒佈《招賢令》,望天下有才之士,踴躍自薦,有才無德者亦可重用,此舉為終結亂世,為萬民立太平。”
——“今日許都城之月旦評一如舊例,只是換做我蔡琰來主持,許氏兄弟之後,月旦評二十載不聞,小女子奉天子之命,奉曹司空之命,重開此評,恭迎四海名士!”
言及此處,蔡昭姬雲袖一揮,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何晏是第一個,他施施然向前出列,分別向荀彧、向蔡昭姬行了一禮,“南陽郡宛縣人何晏,幸會蔡總長,請評在下詩文!”
說話間,何晏捧上竹簡。
這輕盈的舉動,兼之他白皙的面頰,有那麼一個剎那,讓臺下諸人覺得臺上品評的是一名秀美的女子!
說起來,何晏年少時便是當世神童,喜好老莊之學,倡導玄學,競事清談,倒是與正統的儒學、經學截然不同。
此番他呈上的竹簡名喚《論語集解》,是站在道學的角度闡述儒學。
哪曾想,蔡昭姬卻微微搖頭。“閣下《論語集結》,我盡數都讀過,不敢欺瞞,就如實評價了。”
聽到這兒,何晏有些驚訝,又有些受寵若驚,他恃才傲物不假,可在文學領域,唯獨佩服的便是曹司空與蔡琰姑娘。
當即拱手道:“在下這《論語集結》只是撰寫而出,分享給了些許摯友品讀,尚未編撰成冊,居然能入蔡總長的法眼,實乃三生有幸!”
蔡昭姬不再言語,而是走到那懸掛的白布前,書童捧上筆墨。
她的眼眸望向荀彧。“荀令君,這第一評,小女子就直接書寫了。”
“蔡總長自便!”荀彧自然是樂的清閒,況且,他的心思哪裡在這個上面。
卻見蔡昭姬姿態渾灑地在白布上寫下:“思健功圓,別具一格,氣過其文,虛化不治,二等!”
此言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