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這話者乃是河內太守——張楊!
難得的,這位寬厚仁慈的張太守,這一次用如此堅決且犀利的語氣。
“主公,三思啊!”張楊的部將楊醜拱手勸道。
張楊面色一冷,“我與奉先是兄弟,馳援他天經地義,你等緣何阻攔?”
“主公…如今曹操勢大,又舉著天子大旗,若然我軍奇襲許都那無異於背上了叛賊的名聲,被世人唾棄,被各路諸侯群起而攻之。”
楊醜語重心長的連連勸道:“為了救一個呂布,而…而與曹操樹敵,與朝廷樹敵不明智啊!”
其實,楊醜的話不代表他一個人,他代表了很多人。
準確的說,是張楊手下大量的將士。
這便是曾經陸羽提到過的一點。
——大漢天子,看似飄零無依,實際上奇貨可居,天子這個至高存在始終鐫刻在門閥、士人、百姓們的經驗世界裡。
——諸侯之間的對抗,勝負無外乎是常事,可對抗天子,卻是叛逆,敗者身傢俱焚,遺臭萬年!
若然張楊想對付的是關中諸侯,那楊醜與無數將領都不會有異議,甚至身先士卒…
可偏偏…
對抗曹操,那就是對抗天子?這是拿自己的名聲,拿自己家門的名譽在賭啊!
故而…楊醜的勸諫語重心長!
只可惜…
“我意已決!”張楊一意孤行,說到底,在這亂世中,張楊是一個仁慈的人!
從他此前接連兩次收留呂布;
從他不忍心看到天子再遭蒙難,主動放棄與曹操對抗,任憑曹操將天子送往許都城,就能看出些許端倪。
而這樣一個仁慈的人,是無法拒絕呂布的求援!
這是他的性格弱點,也是他一輩子堅守的東西。
只可惜,他堅守的東西,與天子、朝廷站在了對立面。
“明日午時出兵,誰若然再勸我,兵法處置!”
一言蔽…
張楊長袖一甩,揚長而去,“踏踏踏”的腳步聲響徹,整個人格外的堅決。
…
依舊是河內郡,楊府。
原本,楊醜還在聽一干手下將領們抱怨,卻在這時,一道聲音在府門外傳出。
“抱怨能救命麼?與其抱怨,倒不如想想,接下來你們該怎麼做?”
這話傳來。
所有人的眼眸望向門外處。
有人認出來人,面色一冷,口中的話也變得格外磕絆:“龍…龍驍營司…司馬…程…程先生!”
程昱的畫像早就傳遍整個三輔之地,楊醜的部將認出他,並不奇怪。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