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扯了扯嘴說:“被玄德這麼一說,還真有點這意思。不同的是每個家族的所求,那位子只有一個,不可能人人都上,又何必去爭個頭破血流!”
“那怕不爭,可是站隊是必須的呀!無論是政權更迭還是王朝輪換,不都是血流成河白骨累累麼!這是那個家族都要面對和經歷的。”劉備有些嘆息道:“有些時候不爭都不行啊!”
每個家族都人口不少,難免良莠不齊,想法也不盡相同。家族是個人的後盾和資源,這是無可置疑的。而有些時候又會成為個人發展的包祔和制約,這也是實情。
“別說家族,就是小到個人,也有站隊和表明立場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萬劫不復!”荀彧表達贊同地說。
“立場或站隊是家主們的事,咱們就不管他。”荀攸不想糾結這個問題,而是接著說:“河內司馬家是大族,吾潁川荀家也是。潁川還有鍾,陳兩家亦是名門旺族。更有弘農楊家,博陵及清河崔家都是。”
“最有聲望的是四世三公之汝南袁家。真可謂博愛容眾,無所揀擇,賓客入其門,無賢愚皆得所欲,為天下所歸。說聲門生故吏遍佈大漢十三州都不為過。”荀攸感嘆道:“袁紹姿貌威容,好謀善聞,足以成大事。袁術任性好俠,執著偏倔,也不失為豪客。”
“公達兄看好袁家兄弟?”劉備若有所指地問。歷史中荀家確實看好袁家兄弟,連荀彧和郭嘉都在袁紹處溜了溜。荀諶直接就投在其帳下。
劉備對荀攸的斷論及評價很是欽佩,不過是片面點。如袁紹,好謀而無斷,善聞而不用其才。逆勢為天下楷模,順勢則萬事皆休。如袁術,不就是一個有點中二的那啥二代麼!
“怎麼?玄德不看好袁家兄弟!”荀彧看了過來問:“就算是家族非成王霸之業的唯一因素,但是沒有這等資源也很難成事。”
“袁家兄弟是不錯,資源好,人也有能力。但是曾聽孟德兄言這倆兄弟素來別苗頭,那就難以精誠合作。”劉備似乎有點八卦地說:“一個世家的底子再厚,一旦分攤就會弱許多。再者說蛇無頭不行,如果有兩個頭也走不好吧?萬一正道不走,走上了歪路呢!”
雖然說歷史沒有假如或假設,更不是每個人都能穿越一回。但是劉備依然想吐槽,袁氏兄弟齊心協力,就沒啥三國,大漢就歸袁啦。
“嗯,這真是袁氏兄弟的問題。”荀攸點了點頭說:“關於這點吾也略有所知。可惜的是這倆兄弟從小就如此,你不服我,我不忿你,真讓人奈喚奈何也!”
“性格決定命運,袁氏兄弟就算能聽也未必會改!”荀彧一語中的,想了想才說:“玄德你看好誰?”
“呵呵,也許吧!不過目前吾看好西涼董卓!”劉備笑道:“能從西涼苦寒之地發跡,從士卒幹到擁兵數萬,董卓非等閒之輩!”
“董卓董仲穎本乃潁川郡人氏,其父曾任潁川太守。可惜其時董卓還小,其父並沒留下多少資源人脈。”荀攸沉思了一下說:“董卓生於潁川長於西涼,性格粗獷豪氣,能善待部下。”
荀攸自然對本地出去的董老大十分熟悉。可是他並不看好董卓,認為底蘊不夠,也就是說董老大是個大老粗沒文化。
“玄德是說目前,那麼長遠看來又有誰入君眼呢?”荀彧對董卓也沒評價,而是問起劉備。
“長遠啊,吾倒看好孟德兄。曹家和夏侯家也是大族呀,族中亦人才不少。最主要是孟德兄不凡啊!”劉備本想說看好河內司馬氏,不過河內司馬氏是以後以後的事。
“孟德是不錯,聽說前不久就以數千人馬從五十萬眾的黃巾賊中,略施小計救出了皇甫將軍!”荀攸對曹操也讚許有加地說:“無論膽識謀略皆上上之選!”
“素聞曹操曹孟德有徵西將軍之宏願,實屬忠誠愛國之士吧?”荀彧心底裡並不希望這些天下間有算的人物不利於大漢朝,總是往好的一面去想。
應該漢朝四百餘載,大漢正統已經深深地烙印進了大漢子民的心間。就如才智高絕的荀彧,他難道看不出大漢朝的政權搖搖欲墜麼?
荀彧清楚得很,只不過他不願相信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推斷到的。一直在心中認為只要天下有識之士,有才之士,有心之士為大漢出把力,大漢就不會崩塌!甚至想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對於荀彧的心思,荀攸清楚,劉備也明白。但是清楚明白又能如何?他們三個現在都屬於人微言輕,說什麼或做什麼都不能改變什麼。
“文若呀,人是會變的!尤其面對權益之時,有幾個人能保持初心?”劉備二世為人,尤其俯視千多年曆史,算是深有感觸地說:“不變的是過去,在變的是今天,而明天永遠是未知的。”
“吾就是姓劉的,說句誅心的話。當朝把忠臣義士的心傷透了,亦寒了天下人的心,甚至廣大黎民都活不下去了。這樣的當朝離崩盤還遠麼?”劉備開啟天窗說亮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文若之心可憐,與君同心同德者不少,忠於漢室的多啊!可是大漢江山今日如此,並非皇家一家一姓所致,當朝從上到下都是病入膏骨啊!”劉備直指荀彧之內心道。
歷史中荀彧之自殺,不正是因為心中這點執念所致麼?當時明白大勢已不可逆,甚至自己成了推大漢墜入深淵之推手之一,只好以死明志!
“是嗎?”荀彧有點冷意地說:“玄德也知自己姓劉,還是堂堂侯爺,豈可言自家大漢將會崩潰離析?吾不明也!”
“小叔!”荀攸有點不高興道:“今日乃友人間私會私語,不必說什麼傷友情的話!”
“無妨無妨!”劉備抬手止制道:“文若忠心,天地可鑑,吾亦敬佩得緊!容吾問文若一個問題可行?”
荀攸本只是應有之義,聞言也不再說什麼,看了眼劉備,又看了眼小叔荀彧。荀彧點頭示意劉備問之即可。
“請問文若,大漢朝相對於大秦朝算什麼?”劉備略帶嘲諷之味道:“文若別告訴有什麼萬世之基千秋之業!”
“秦乃暴秦,劉漢取而代之乃天下萬民之所向!玄德何必明知故問耶?”荀彧沒好氣地說:“秦不修德,勞民傷財,苛政如虎,豈不亡哉!”
“對啊!”劉備應道:“張角為何而反?又為何從者如雲?這豈非歷史重演!天下萬民連生活都艱難了,這樣的大漢該破而後立啦!”
“……”荀彧說完才知自己入套了,一時間竟無言以對!訥訥半響後才道:“適才情緒有點激動,還望玄德見諒!”
荀彧穩定了一下情緒說:“如果當今聖上廣開言路,納諫用賢,戍邊恤民生,這大漢天下有救嗎?破而後立實在讓人毛骨悚然!”
“文若也知性格決定命運!如果說靈帝老哥能做到如文若所說,文治武功雄壓天下,那還有什麼好說。不過可能麼?要不這太好的大漢天下會成如今的亂象!”劉備苦笑道:“也許靈帝老哥現在還想著賣官賣爵呢!”
劉備真想說破而後立有什麼毛骨悚然。歷史中黃巾之亂後至三國鼎立這段時期才真叫人命如草芥呢!從數千萬人口下降到幾百萬人口,總一個死字了得!
“玄德如何知道?”荀攸驚奇地問:“可笑的是連被黃巾賊佔據的地方也按價而售!對嘍,有一個官職與玄德切身相關,涿郡太守之職!”
荀彧聞言,徹底無語。一抹苦色明顯從眼神中一閃而逝,一絲痛苦流入心底!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