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將忽必烈六大勝算與漠北王六大敗象陳述完畢,劉秉忠歸結道,
“綜以上所述,大汗根本無需擔心此次決戰的結果,漠北王必敗,而自此次大敗後,蒙古境內再無大戰,從此必定安寧。”劉秉忠聲勢滔滔,句句言辭皆直切關鍵,暗藏韜略。
忽必烈從劉秉忠的闡述中,看到了他言辭深處的計策,憂容復喜。
張柔和董文炳亦是滿心歡喜,而董文炳卻還是有一事不解,欣喜的臉色復又變得疑惑,便問道,
“劉將軍,我還有一事不明,方才你說到避免蒙古國內耗,雖然一次性的決戰相對於長久的大小持久之戰而言確實能夠減少不小內鬥消耗,可是,畢竟是一場大戰,還是會大大損傷蒙古國力,方才你提到重點進攻之術,想來定是對此次決戰早有對策了,可否告知。”
忽必烈聽完劉秉忠的闡述後,已經明白了劉秉忠重點進攻之術,便不再相問,反倒與思巴一齊笑起董文炳將軍。
董文炳望著忽必烈與思巴的嘲笑,大為不解,而張柔則是默不作聲,因為他也就此事還是不明,只是董文炳已經作為出頭鳥遭到嘲笑,便也不敢附言相問。
而劉秉忠則刻意賣弄關子道:“董將軍,此事不急,待到了那時,你自然就會知道。”
“好了!劉將軍與國師皆有建議,不知二位將軍有何建議?”忽必烈轉而安撫道,
張柔便向忽必烈建議道:“大汗,臣以為國師與劉將軍的建議很是精妙,只是,還是需要多加防範,以防不測,所以,臣建議即刻調兵於關中要塞延安,以防霍魯海二人真的自關中闖入,並命汪良臣統管陝西原來的漢軍,沿著黃河守住各處關隘。”
“嗯!張將軍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你負責,至於汪良臣,待會我自會傳信與他。”
張柔領命後便退到一旁,復而董文炳上前說道:“稟大汗,臣別無更好建議,只是想著既然北境又有漠北王重兵,臣又負責京畿安全,便想著徵調諸路兵馬重兵防守燕京等京畿邊關之地,並擴大徵兵以備決戰之用。”
忽必烈一向知道董文炳雖不能提上奇謀妙計,卻是可以提出許多穩妥之計,尤善鞏固後方,想到方才董文炳受了些許訕笑之氣,便寬慰嘉獎道,
“董將軍的建議很不錯,你的任務最艱鉅了,本汗就將此等重大之事交由你了,望你千萬不要辜負本汗的希望。”
董文炳應承道:“臣定不辱使命。”
待諸事議妥,忽必烈轉而想到一事,便令劉秉忠、張柔和董文炳退下,單獨留下了思巴。
思巴心領神會,知道了忽必烈留下他自然是詢問龍星之事。
忽必烈刻意就此事瞞著幾位將軍,也是有所原因,一則,幾位將軍不信星象之說;二來,如是日後找到命帶龍星之人,以龍星之由加以重用,恐怕會令諸將不服。故而,忽必烈思前想後,特意囑託思巴隱瞞此事。
可是,轉眼又過去好幾個月,尋找命帶龍星之人卻一直無果,時下大戰在即,忽必烈不免有所關切。遂問起思巴道:
“國師,那件事情怎麼樣了?”
思巴知道忽必烈所指,搖頭回道:“稟大汗,還是沒有結果,不過,龍星一直在尹城西北附近,從未移動,我們的人在尹城西北拉網式搜尋過濾,最終的確並未找到那人,臣懷疑......”
思巴頓住片刻,忽必烈疑惑問道,
“國師懷疑什麼?”
思巴解釋道:“據屬下來報,尹城西北只有一個地方還未搜尋過,那便是盤古群峰,臣懷疑那命帶龍星之人就在盤古峰內。”
“那趕緊派更多的人進山搜尋啊!”忽必烈急切說道,很希望儘快找到那人,助自己成就王業。
“不行!大汗,盤古群峰是有名的迷宮,進入者幾無生還可能,派再多的人恐怕也徒勞無益。”思巴解釋道,卻無無奈沮喪的神色。
忽必烈聽後方才微露的欣喜轉而隱晦,擔憂道:“那該如何是好?”
思巴看出了忽必烈的心思,便安勸道:“請大汗放心,臣已經命人在盤古峰所有可能的出口日夜把持潛伏,就等那人出現了。”
“若是,那人一直不出現呢?那該如何是好?”忽必烈復又反問道,
思巴搖頭反駁道:“大汗此言差矣,我相信,既然此人承載上天主宰之意,就不會一直留於那彈丸山林,而時下又是天下動亂之際,按著星象辰氣湧動之說,此人只怕要不了多久便會出來了,臣也特意交代屬下,這幾日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嚴密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