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一一拜訪各大主要門派後便直往蒙古和林而去,他答應了各大門派解救那些被困的中原武林人士,此行的關鍵便是要重獲忽必烈的信任,並在他統一天下的大局中讓其對自己有所倚重和依賴。
他深知,經過斷腸谷一戰,留下了太多漏洞,依著劉秉忠和發思巴的聰明,他們絕對有所懷疑,而美人谷谷主對自己本就不放心,當中會有何動作,尚未可知,故而,宗正不免有些擔心,心裡沒有底,但是,事到如今,他沒得選,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唯有一路向前,至少美人谷谷主不會捨得自己死,所以,自己性命絕對無憂,只是,他有自己的目的。
宗正和土元尊者往北連續行進了數日,終於來到和林城外,望著眼前的和林,他想起了那日聚賢閣一戰,四元尊者很可能會隨著形勢效力忽必烈,而自己與忽必烈的關係仍受猜疑,四元尊者功力高深,明面上可以效力蒙古,可是他們若一意孤行,又有誰能夠製得住他們,所以,他思來想去,土元尊者必須留在城外。
他和土元尊者分析了形勢,土元尊者是個明白人,便答應宗正留守城外策應。
宗正騎著馬大大方方地進入和林城,直往宮殿而去。
忽必烈聽到通傳侍衛傳來的訊息,聞知宗正來到和林,先是欣喜,後是猶豫,他想到了斷腸谷之事,想起了發思巴和劉秉忠的諫言,更想起了前幾日收到的美人谷谷主親筆信函。
正在猶豫之際,劉秉忠和發思巴先後趕至。
“聽聞宗正來和林了?”發思巴進來便問道,他的臉上很明顯有殺氣,看來對宗正是起了殺心。
“你二人來得正好,你們看本汗該如何對待宗正。”忽必烈詢問二人建議。
劉秉忠雖然對於宗正有所猜疑,但是終究是宗正助力忽必烈奪得汗位,居功甚偉,再說,很多事情也只是懷疑,沒有確切證據,他對宗正的才能於心底還是格外佩服。
“大汗,臣以為,很多事情我們只是懷疑,尚無確切證據,而且我們都心知肚明,宗正確實也立下大功,其本人不僅武功高強,而且才智非凡,將來對於大汗一統天下也必將有所大用,若無明確證據,就得罪了宗正,失去人心,恐非賢仁明君所為。”劉秉忠闡述了自己中肯的意見。
此一言倒切中忽必烈心中所想,而發思巴卻始終堅持宗正正邪難分,心思難測,留之恐成大禍。
二人意見向左,忽必烈則有自己想法。
劉秉忠思慮一二,想出了一個折中之法,他提出既然大家都對宗正之前所為有所懷疑,倒不如趁著此次機會一併審明,但是此事絕對不能由大汗出面,不妨就由國師前去審問,若是宗正能夠給出讓我們信服的解釋,那麼再由大汗出面,假意不知情,嚴懲國師,再安撫宗正,恩威並重,如此也不失其心,也能將事情查清,若是宗正確實有玩弄心機,另有企圖,我們則可以再相機行事。
發思巴覺得此計甚妥,忽必烈也覺得可行,便準了,只是忽必烈再三叮囑發思巴不要傷害宗正。
發思巴領命後便下去佈置。
宗正一直在殿外等候,但見發思巴領著十幾個士兵,上來便將宗正圍住。
“你們這是幹什麼?”宗正問道,一臉憋屈。
發思巴走上前來直接下令將宗正綁了,眾士兵一擁而上。
宗正沒有一絲反抗,就這樣被綁住被押往大殿。
“我要見大汗,你們就是如此對待朋友,如此對待恩人?”宗正衝發思巴喊道,
“是否是恩人?是否是朋友?你我心中都清楚,少廢話,我要用你祭奠斷腸谷下蒙古的數萬英靈。”發思巴回應道,拉著宗正繼續往前。
大殿外列著軍甲戰士,持戟拿盾,嚴陣以待,陣前生著一堆篝火,那篝火上架著一口大鍋,火焰燒得分外熱烈,它們跳躍著將這口黑乎乎的大鍋吞噬包圍著,在士兵的呼喊聲下越發肆無忌憚地煮沸著鍋裡的油。
油鍋冒著一股青煙,它們翻騰著,隔著幾丈遠也能感受到油鍋散發的滲人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