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亂局漸定暗局始(一)
宗正與仙婕自與黃本草辭別後便往美人谷而去,宗正的心裡很清楚中山八狼中的四人命隕聚賢閣,此番前去美人谷向美人谷谷主討要那半顆解藥,雖有完成助忽必烈掌控蒙古,擊敗阿里不哥的約定,但是,終究有太多疑點留給美人谷谷主,故而,若無完美說辭,恐難以爭取到那半枚解藥·
所以,一路上,宗正皆是心事重重,他不禁有些茫然無措,所茫然者自然也不僅僅是因為拿取解藥一事,他還牽掛著那下半場棋局該走的路數·
自斷腸谷一役,宗正的上半部分棋局便已經告一段落,但是結局卻始終只得七八分,留有許多美中不足之處,最難以想到的是聚賢閣那四大高手,他從未想到過合眾多武林頂尖高手之力,竟不動那四人分毫,反而險些喪命聚賢閣,若非師姐半路殺出,真可謂滿皆輸·
如今這局面,宗正在中原武林之間的誤會自可解除,還留下他們虧欠的救命恩情,這可謂是一大贏面,卻也有可能因此暴露自己在蒙古人那邊的身份,從而影響後續大計·
就宋軍而言,向士壁等人也著實看到了擊敗蒙軍的戰果,自然看不穿宗正背後對他們的利用以及暗含的復仇之心·
然而,對於宋軍而言,這只是開始,只是下半場棋局的一個開始而已,不管怎樣,中原武林及宋軍這邊,宗正是獲取了完整的信任,而蒙古這邊,就阿里不哥這邊而言,宗正可謂暴露無遺,以阿里不哥的智謀,自然能夠看穿自己此番一敗塗地與宗正脫離不了干係,而對於忽必烈而言,那就難以言說了,畢竟發思巴和劉秉忠皆是智慧非凡之人,焉能看不出當中利害和緣由,只不過,卻也沒有直接的證據,說到底,宗正是立下了大功的,若無宗正設下此局,以身犯險,又何來此局勢的逆轉?
故而,一番分析,宗正的下半棋局要想繼續走下去,相比上半棋局,可謂更多兇險,難度也更高·
宗正邊騎馬邊分析著眼前的形勢,不禁眉宇緊蹙,愁緒非常·
仙婕知道正哥哥心中定有煩憂,關切道:“正哥哥,可是有心事,可願說與仙兒聽?”
宗正望了望仙婕,他知道這些事情道與仙兒聽,也只是徒增她的心理負擔,塗添煩惱,但若不語,依著她的性子,定會胡思亂想,便順口以拿取解藥為說辭應對·
然,仙兒卻淡然回了句:“如果因為解藥一事非要將你我二人置於如此多的險境之中,這解藥,仙兒不要也罷,其實,於仙兒心底,就算只能安然快樂地跟正哥哥過上一天,那也是幸福的,仙兒不願正哥哥為了我陷入無休無止的爭鬥中”
宗正忽而意識到自己不該以此為說辭,忍不住責怪自己蠢笨,卻也為仙兒的回覆感到一絲擔憂,他擔心仙兒會在兩難之際做出糊塗事,然而,話已經說出口,又豈能瞬然收回,只能主動鼓勵道:“你放心,以正哥哥的本事,定會安然拿到解藥的”
兩人走在前方,並列互語,而土元尊者則在身後一直靜默不語,他只管騎馬跟在二人身後,心中抑藏著想要崩口而出的話·
忽必烈囚禁著中原武林人士,一直沒有作出抉擇,若是採用發思巴的建策,他又恐行事不慎,徹底激怒中原武林,引來更瘋狂的報復,特別是時下又是需要休養生息的關鍵時刻,但是若依劉秉忠的建議,又恐放虎歸山,他日這些人會成為抗蒙的重要力量
所以,忽必烈沒有果斷作出決策,而是暫時將這些人羈押,嚴加看護而已·
鄧州城外早已活躍著前來打探的中原人士,這一點又豈不會被忽必烈看穿,想那羈押監獄必定也是守衛森嚴,機關重重·
依著劉秉忠和發思巴的共同建策,忽必烈率領大部前往沙拉和林,眼前的局勢已經足夠明朗,忽必烈奪下和林後,自然是要收復原歸附阿里不哥的蒙古舊族,以此穩固後方,積蓄勢力,為他日橫掃南方奠定根基·
他帶著跟他一起鐵蹄縱橫的忠心部隊往和林挺進,帶著他心中的期許
城中目前由董文炳執掌,那些舊部族聞聽忽必烈將至,一早便在董文炳的維護下前往城門恭迎·
當忽必烈騎著高頭大馬穿行在人群夾道的中央,他望了望後方一起前進的將士,想當年,他就是從這個城門帶著這一班鐵蹄南下攻宋的,時隔多日,如今再次歸來,卻不禁心底暗歎物是人非,只那剎那芳華,卻滄海桑田·
不管怎樣,當他再次跨入這座宏偉城門的那一步時,和林註定要換個新主,蒙古的正統王者即將開啟他的王者之路·
進入寶殿,所有物件陳設一併如舊,忽必烈自己都慶幸戰爭沒有損壞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當他輕撩黑衫,霸氣地坐在那把金色熠熠的可汗椅上,群臣一起鞠躬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