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龍引闕> 第二百零二章 局顯局隱局外局(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二章 局顯局隱局外局(八) (1 / 2)

通往南面小路的隘口被忽必烈反奪,向士壁很清楚,這是最大的失誤,那隘口易守難攻,要想突破那道隘口,只怕傷亡頗大。

要是趁夜襲擊,還可避免大量的傷亡,可是,忽必烈的援軍豈容捱到天黑趕到,向士壁果斷決絕地下達了死攻的命令。

他相信只要傾力打通南面出口,救出阿里不哥剩餘兵馬,那麼蒙古的內鬥將永無休止,哪怕犧牲掉眼前的一萬多人,那也是值得的。

從趁亂砍殺阿里不哥的軍隊,再到如今拼命解救阿里不哥的軍隊,這一切都不過是利益與時勢的變化促就,也有宗正個人目的的摻雜。

阿里不哥的七萬大軍,歸根結底是蒙古主力,若任由忽必烈兵不血刃收服,將來勢必是大宋的災難,這把利刃遲早會插破南宋的心臟,所以,向士壁有絕對的理由趁著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內鬥之際,尤其是阿里不哥的軍隊剛遭遇洪水,精疲力盡,毫無戰力之際,盡力地削弱這股力量。

可是,一旦這種優勢變成了威脅,向士壁便不得不見好就收撤出谷外,進一步威脅忽必烈兵不血刃收服阿里不哥幾萬精銳的計劃。

所謂時勢與戰機時刻都在變化,向士壁作為南宋名將,豈不知當中道理,他很清楚,此時此刻,他必須盡力將谷中的猛獸釋放出來,因為,只有這樣,蒙古才會一直內鬥下去,大宋才會保得一時安寧。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向士壁的心思,宗正恰是看透了他的這種心思,所以才有調動得了他的說辭,這也正是宗正能夠間接說服向士壁等人的籌碼。

而宗正的目的卻遠不及此,在他的心裡,報仇才是自己的最終目的,不論是南宋,蒙古,還是中原武林各派,抑或是外族高手,美人谷,這群人,他都記恨於心,而斷腸谷與和林的雙並之局便是要將這幾個勢力引入互相纏鬥的局面,藉由這種無休止的爭鬥慢慢消滅這些力量。

不論是和林之戰抑或斷腸谷一戰,這只不過是宗正整個棋局的開始,並不是結束。

而當忽必烈選擇相信宗正的那一刻,當他啟動了天火與地水計劃的那一刻,他便註定不能如願地收服阿里不哥,

尤其是當向士壁出兵的那一刻,整個斷腸谷便註定是一場死局,或者說,斷腸谷本身更像一個停屍場。

斷腸谷內,中原各派與阿里不哥的軍隊陷入了混戰,作為蒙古與南宋的至死敵對勢力,雙方水火難容,鬥作一團。

然而,畢竟阿里不哥在人數上佔據優勢,然而,他也不敢忘記,自己最大的敵人來自谷外,若是不能儘快突破忽必烈對斷腸谷的封鎖,他很清楚,待和林的精銳趕至,一切為時已晚。

所以,阿里不哥一面調出一部分軍隊與谷內中原各派周旋,一面調集重兵向南面出口起猛攻。

南面出口居高臨下,是個長長而又狹窄的土坡,狹窄的通道佈滿了暗樁,絆馬索。

阿里不哥的騎兵舉著長長的彎刀往南面出口起了衝鋒,三馬並行,士氣勃。

眼看洶湧的兵馬步步逼近,負責指揮後場的劉秉忠屏住呼吸,仔細盤算著最佳的射擊距離。

“放!”

一聲令下,長長的通道內一齊射出千羽利箭,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宛若蝗蟲過境,直逼奔湧而來的騎兵。

藉助地形優勢,弓弩對騎兵的威力極大,騎兵被射得人仰馬翻,偶有兩成勇敢計程車兵躲過箭雨,卻也落入暗樁,或者被絆馬索絆倒。

阿里不哥見騎兵受挫,大為不悅。

忽而,谷外響起一陣號角聲。

斷腸谷外,向士壁大軍與忽必烈大軍的隘口爭奪戰拉開帷幕。

對於忽必烈而言,這是一個危險訊號,他的臉色忽而變得凝重。

果真,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生了,一旦宋軍奪得隘口,便會緊逼,南面出口再也無險可守。

狹窄的通道雖然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然,卻終究只能排下兩千多士兵,其餘士兵則不得不暴露在開闊的外圍。

而於阿里不哥而言,他則於新敗的頹氣中似乎看到將勝的曙光,嘴角輕咧,帶有看忽必烈好戲的戲謔。

聽到谷外傳來的廝殺聲,阿里不哥可以想象得到谷外戰爭的激烈,他覺著,此時此刻,正是給忽必烈施壓的最好時刻,隨即命弓弩兵向通道內放箭作為掩護,騎兵再次起衝鋒。

看到谷內飛射而來的箭雨,劉秉忠趕忙命令弓弩兵暫時隱藏,前部大軍舉盾牌藉著狹窄通道的鉗制阻擋住射來的箭雨。

眼見箭雨打在盾牌上,對於忽必烈的大軍絲毫無損,阿里不哥直把拳頭握得咯咯響。

他計程車兵雖說恢復了些許元氣,終究還是體力不佳,加上南面谷口地勢不利於阿里不哥軍隊,故而,阿里不哥的軍隊接連失利,多次衝鋒遭遇重挫,士氣大減。

騎兵多次受到絆馬索和暗樁的阻滯與襲擾,一時間,阿里不哥陷入了僵局。

而谷外的爭奪亦是陷入僵局。

整個斷腸谷一片刀山血海。

忽必烈受到兩面夾擊,倍受壓力,他的希望便是和林方向增派的援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