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婕並未走向西邊懸崖,只是附著耳朵對中谷管事說了幾句。
有些賓客見此情形,本欲離去,復又駐足停留,覺著似乎有不一樣的精彩。
谷主亦暗自好奇,難道,此女已經想到了法子,不禁又從失望的邊緣提回了半點信心。
馬奕和常風自然也好奇,他們聽過宗正對此題精妙之處的講解,知道那些硬著頭皮上去鐵索的女子只是頗有膽識,而無智謀,如今此女子未直接走向懸崖,反倒附著管事言語了幾番,難道是找尋到了什麼方法。
隨後,管事便命之前解下紅布的幾位奴僕重新將地上的紅布拾起。
幾名奴僕分開兩邊抓住紅布兩頭,輕輕抖動著拾起,紅布足有兩百多米長,上面散揚著些許灰塵,雖然算不得上好的布料,但是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起透亮的紅光倒讓人覺著喜氣奢華。
這是佈置整個美人谷之後剩餘的布料,才子佳人節五年方舉行一次,留著剩餘布料也無甚大用,恰好可用來遮蔽鐵索,給眾賓客驚喜之感,最重要的是,谷主所出之題的關鍵也在此布,所謂剛出場時的伏筆不過如此。
只可惜,谷主看著所有少女踩著地上的紅布往崖邊而去,卻並無利用之心,滿是失望,如今見奴僕重新拾起地上紅布,心中已然明瞭,此女當選此屆佳人無疑,想著能夠得到如此間諜精英,日後獲取重要情報又有何難呢,不禁心下暗暗欣喜。
幾位奴僕將紅布折了三層,小心捲起,並在布的兩端綁上一米多長的圓木,一捆厚實的布墩便正對著鐵索橫躺西邊崖地之上,
仙婕踏步向西邊崖地而去,滿懷自信,似乎成竹在胸。
不一會,兩名大漢便將全谷的剪刀收齊,並用一個籃筐全部盛來,用兩塊長約半丈的木板抬至西部崖地仙婕之前,眾人看著這一筐剪刀,皆不知有何作用。
只見仙婕走到布墩之前,一腳將布匹踢開,圓柱狀的布匹便以兩根平行相挨的鐵索為軌道,向前滾動了幾米,布匹本就兩丈之寬,折了三層也寬度達到一米多,再加上兩端圓木支撐,布墩延展開來的布匹便巧妙地搭在了兩根鐵索上,宛若一個紅色的馳道,只不過,仙婕力氣小,只將布墩向前推進了幾米。
眾人看著仙婕的舉動,仍沒有領悟其中的奧妙,只是好奇地看著。
仙婕扭頭望了一眼後方的籃筐,隨即走到筐前,從筐中拿起四把剪刀,復又來到鐵索橋的前端,伏腰將兩把剪刀直直從布匹左側插入,那鋒利的剪刀透過布匹直接插入左邊鐵索的孔中,宛若兩枚釘子楔入木樁那般,隨後,仙婕又將另外兩把剪刀插入右側鐵索,四把剪刀皆挨著前端的圓木,牢牢地將布墩的前端固定住。
布匹的另一端雖有圓木支撐,將布匹撐浮於兩根鐵索之上,卻不穩固,若是踏上一步,難免另一端會向著力之處滾回,甚是危險,馬奕和常風似乎看出了仙婕的意圖,但是對於下一步關鍵之處,兩人還是一時難以想透,暗自好奇眼前這位少女究竟會有怎樣的智謀。
仙婕見前端已然固定,便返回將兩塊半丈之長的木板取來,隨身又攜帶了四把剪刀,仙婕將其中一塊搭浮在兩根鐵索之間,繼而第一步踩在第一塊木板之上,隨即又將另一塊木板鋪在前方半米之遠處,待站穩後便又挪動另一隻腳踏在第二塊木板之上,幾番挪動木板之後,終於來到布墩的另一端。
仙婕取來兩把剪刀,於布墩之前左右兩根鐵索分別楔入一把剪刀,隨後又是對布墩一陣推搡,那布墩復又向前滾動了幾米,仙婕復又似往常那般擺動著木板,來至布墩前,復又於左右兩邊鐵索楔入兩把剪刀。
待四把剪刀用完,仙婕不得不又返回去取崖地上筐裡剩餘的剪刀,只是,這回不一般了,仙婕並沒有藉助那兩塊木板返還,而是徑直踩在了布匹之上,那一腳凌空踏出的瞬間,眾人皆捏了把汗,仙婕一腳踏在布匹上,布匹只是稍稍往中間凹陷了一點,然卻平穩,四把剪刀已經牢牢像釘子那般將布匹與鐵索連綴在了一起,仙婕行走了幾步,安然無恙地返回,取來更多剪刀,這時眾人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當中的奧妙,不禁大為讚賞佩服。
經過一番折騰,那布墩的最末端終於被四把剪刀牢牢穩住,仙婕此時回首,一道紅色軟綿之橋便懸亙在兩根鐵索之上,連結著山崖兩端,喜慶的紅色天橋在太陽的光輝下透著盈盈紅光,映照著仙婕白皙的臉。
眾人見到一座紅色天橋赫然立於崖上,皆唏噓讚歎不已,滿座賓客皆不由自主站起,有的甚至越過扇區邊界,一堆人擠在西區,爭相張望著仙婕,期待著此女究竟會帶來怎樣絕世的舞藝。
仙婕望著眼前的紅色天橋,毫無顧慮地在布匹上踏出了第一步,她的眼裡只有腳下的紅布,並無向外張望,她深知看見懸崖底便會影響自己的心境,故而滿眼皆是紅色的布,想著便如同走在一條寬不足一米的紅毯之上。
仙婕穩穩地落在布匹之上,布匹雖有所凹陷,卻被兩端圓木及每隔幾米楔住的剪刀穩住,倒也穩當,不致下墜,比起單腳走鐵索,自然是輕鬆多了,加上仙婕練過輕功,似如踏於平地無可兩樣。
眾人初始有些擔心,在仙婕跨出第一步之時,著實捏了一把汗,見其穩穩當當行於布匹之上,頓時領悟其中精妙,暗自對仙婕的才智和膽識佩服不已。
馬奕和常風呆呆地望著那位女子,常風不禁感嘆道:“美人谷竟有如此才女,真叫人佩服不已。”
馬奕也附和道:“是啊!果真如梅兄弟所言,此一舞舞的即是舞藝,更是膽識、智謀和心性,只可惜,梅兄弟已經提前離開了,白白錯過了如此精彩的場面,真叫人惋惜。”說著便嘆了一口氣。
瞧著仙婕的傲人身姿,聞著微風自仙婕身上飄蕩著的美人香,眾人忘記了天氣的炎熱,皆為此女輕狂。
谷主自窗戶遙望著所發生的一切,心中亦對此女暗生欽佩,可謂是往屆以來最有才智和膽識之人,趕緊問碧嫣此女芳名。
碧嫣回道:“此女複姓司徒,名仙婕,仙女之仙,婕妤之婕。”
谷主開心地讚道:“好名字,人如其名,靈動可人,美秀絕倫,卻不失智慧,今晚,我定要親眼見見這個丫頭。”
仙婕鋪設完紅色布匹,轉身見到百米長的紅色地毯,不禁感嘆谷主出題甚是厲害,原來一開始便已經將答案事先埋伏,若不是注意到此紅色布匹,要想找尋其他法子,怕是沒那麼簡單。
對面崖地上擠著各色翩然的少年公子英俠,爭相期待著仙婕的曠世一舞。
馬奕和常風見此場景,不禁興致大發,一人撫琴,一人吹簫,琴簫合鳴,聲色動人,一曲悠揚美妙之音在南谷峰頂飄然響起,伴著微風,飄蕩四周,逐漸滿溢開來。
仙婕聞悉此音,立時翩然起舞,自懸崖另一端,踏著輕盈歡快的步伐轉眼便來至紅色天橋正中,一個向上縱躍,便是長袖飄飄,落於布匹剎那,兩腿叉開,恰好又盤於兩根鋼索之間,兩腿輕輕發力,便又彈身而起,仙婕身形靈動,一個旋轉將舞裙飄飛膨起,時而金雞獨立,時而鶴展雙翅,美妙至極,和著琴簫之音,仙婕忘卻了身處鐵索橋上,只在那一尺見方之地,上下翻飛舞袖,步法輕盈靈動,舞姿可人。
頭頂,白雲朵朵,身邊,清風陣陣,耳畔,絲竹聲聲,豔陽下的那抹白影,靈躍閃動,好不醉人。
布匹本就有彈性,加上仙婕的著力,遂跳躍起來,能夠跳的極高,仙婕便能比往時練舞之時做出更多奪目的動作,以鐵索之剛,和以布匹之柔,舞姿剛柔並濟,一手一足一聲配合得天衣無縫,頗為驚歎旁人,正所謂,天上一橋,橋上一佳人,佳人舞一曲,傾倒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