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如期而至,美人谷盛事空前,此番可謂是往屆‘才子佳人節’以來場面最為熱鬧的一次。
紅陽東昇,萬鬥熙光鋪灑一地金光,東谷仿若美人甦醒,百鳥清啼,萬花千草伸著懶腰,晨露芳華未盡,來客心急早醒,各路公子俠客早已醒來欣賞著傳聞中的美麗晨景。
上百侍女和奴僕端著美味的食餚翩然來至各竹軒,輕叩軒門,傳送早餐,東谷迎著晨曦變得喧鬧起來。
待眾人吃過早餐,歇息片刻後,侍女們便來到軒舍前有序地引領著一眾公子來到通往南谷的鐵索橋前。
為保安全,鐵索橋一次只允許十人透過,侍女們一早便以竹軒為序號,有序地引導著眾人透過鐵索橋,從鐵索橋往下看,一種眩暈之感油然而生,在這種高懸狹窄的鐵索橋上行走,若無一點膽識,又豈能輕鬆而過。
宗正等三人輕鬆過得鐵索橋,來到了南谷地勢最高的山峰,峰頂是個天然開闊平坦的場所,周遭綠樹掩鬱,倒也清爽。
沿著樹林的小徑往前穿行,便能看到小徑兩邊的樹枝上掛著七色彩燈,各色絲帶迎風招展,足見美人谷在主會場的裝飾上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穿過山林小徑,便來到了一處視野開闊的圓形空地,四條紅色的地毯將圓形空地劃為四個扇區,每個扇區皆有新建的碧綠竹棚遮蔽日光,竹棚也由一些藤蔓點綴,棚內設有雅座,中間便是一個幾百方的圓形石臺,石臺用清一色光滑的大理石建成,上面擺著各色道具。
東邊是山林,賓客就是從東面山林小徑進入,西邊,兩丈高的紅布將西邊景色全部遮擋,南邊是一排樓閣,正中的樓閣,大門緊閉,一條紅色長毯從大門內延伸至大理石臺之上,北邊則是一排種養的藤蔓,藤蔓緊密纏繞。宛若一排天然的綠色圍牆,將北邊嚴實圍住。
只一刻多鐘,上千貴賓便紛紛有序落座,足見美人谷經營有方。
場內一時喧鬧非常,忽而,南邊正中的樓閣房門吱呀開啟,三十二名待選佳人分成兩列,飛舞長袖,沿著紅毯輕搖來至大理石臺,三十二人皆蒙著面紗,來至大理石臺便圍成兩個圈,外圈二十四人,內圈八人,身姿魅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遊蕩四周,令人神往不已。
場內喧鬧聲戛然而而止,眾人皆眼睛直勾勾盯著石臺之上的美女,有的激動地從座位上站起,奈何一眾美女皆是蒙著面紗,但是見著她們婀娜的身姿,聞著沁人的香味,也是頗為醉人的。
樂師開始奏樂,三十二人便輕舞起身姿,長袖幻清影,幾番陣型變換,時而眾星捧月,時而百花齊放。場面既不失群舞之大氣靈動,又飽含個人舞姿的極盡綻放,一看便知是舞中大家指教。
這是昨日五穀佳人首聚排練的最新之舞,名喚‘美人醉’,是魅舞的一種,講究的是美人半醉半醒時的風情萬種,舞姿注重的是鏗鏘不失柔軟,難度極高,掌握不到火候,極難起到魅惑之效。
眾人皆為美人起舞弄清影而狂醉痴迷之時,宗正卻在她們之中尋找著仙婕的身影,可惜仙婕排在內圈,背對宗正,宗正無法看到,只能望著一眾相似的身姿背影,暗自猜度著仙婕可能是哪一個。
場面大氣的群舞有一段兩圈反向轉動,宗正緊緊地盯著轉動著的美人,只一剎那,仙婕便從宗正眼前晃過,只是帶著面紗,宗正無法一時認出,便就此錯過。
石臺之上的仙婕帶著無奈地心情在石臺之上舞動著,也暗自期待著自己的正哥哥能夠意外地出現在這美人谷。
樂聲緩緩收住,一如群舞之人漸漸收住舞姿。
一場大氣磅礴的開場舞便落幕,眾佳人逐漸散開結舞時擺的造型,一一有序站在一旁,仙婕背對著宗正,宗正將其能夠看到的少女皆仔細地瞧了一遍,他相信即使仙婕蒙著面紗,只要一個眼神,他便能識出仙婕,只可惜,看了大半之人皆沒有看到仙婕,宗正不免有些失落,懷疑自己來錯了地方,可是依然不肯放棄,便繼續執著地等待著。
場面寂寂,谷主在碧嫣的攙扶下踏著嫣紅地毯來到石臺正中,朗聲鄭重道,
“諸位不辭辛勞前來捧場,老身頗為感激,谷中若有招待不周之處還望諸位海涵。”說著便向眾人客氣地鞠了一躬,頗有谷主風範。
眾人自然禮敬三分,縱使有所輕微抱怨亦忘卻腦後了,眾人安靜地望著這位端莊的老太。
谷主復又莊重說道,
“方才三十二位美人便是這屆才子佳人節的待選佳人,誠如方才所見,這一屆的考題便是‘舞’,今日是才子佳人節的首日,依照往昔的規矩,今日需選出才藝最佳者為美人谷這一屆的佳人,眾位賓客為評審之人,取最優者為美人谷這一屆佳人,諸位,請看題。”說著便以手示意眾人望西面看去。
幾個奴僕自掛著紅色布的兩端輕輕拉開繩結,西邊一張巨大的紅布潸然落下,宛似瀑流急湍而下。
眾人緊緊地盯著西面,以‘舞’為題,若想題目精妙又能服得眾人,絕非簡單之事,故而,眾人皆暗自好奇,期待看到究竟是怎樣高深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