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考核的題目請大家聽好了,太子如今在九川河畔憑藉天險獲得了戰場的主控權,但是想要拿回九川對面的部分城池便極為不易,所以太子決定在兩個月內奪回城池,如果做不到只好丟卒保車。現在的問題主要是在糧草的押運上,要知道我們現在糧草便不夠充足,容不得有絲毫損失,所以想請大家計算一下三十萬大軍為期兩個月的糧草在最節省的情況下需要多少,需要保證士兵都有充足的體力,最好還能設計出合理的配送方案,當然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請大家盡力而為就好。”
待白管事說完,在諸位紛紛義憤填膺,對這場來勢洶洶的戰爭有了最新的瞭解,知道前線的戰事的憂心,都想為國家盡一份力,都在沉著思考。
帝玥沒想到一場考核卻能讓自己收穫這麼多自己想要的資訊,心想自己當初選擇當賬房先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這裡她可以很容易收集到天下戰事的資訊。
現在的天下已經開始出現大亂的徵兆,天災人禍不斷,帝玥相信這背後定時有魔族在作怪,不然這才剛安定了半個世紀的天下怎麼會這麼快再次掀起戰事。
眾人都還在回味剛才白管事給大家講述的前線的戰事進展,而作為普通的靠算賬為生的他們,大多也就希望天下能夠太,讓他們這些小老百姓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並沒有指望自己能做出什麼了不得的功績,此時讓他們算軍旅生活的物資,他們還真是一點都不清楚。
隔行如隔山,他們之中並沒有行軍打過仗的人,身邊也沒有什麼軍中之人,就算有認識的帶兵打仗的人,誰會無緣無故跟你講述軍中口糧之事,自認他們沒有這個本事做出這道題。
有人倒是另闢蹊徑按照自己的一日三餐來估算三十萬大軍的糧草需要,但是馬匹需要又該怎麼算?大軍除了吃米飯,也得偶爾吃點肉食吧,這又要怎麼算,事無鉅細全考慮周全的話,他們更加不知道從何算起。
堇燁倒是自幼熟讀天下書,也清楚行軍打仗的事情,糧草自來是行軍打仗之事的要中之要,他自然是很清楚這個事情,但是今日考核的目的只是招收一個普普通通的賬房,就算真的如白管事所言是想替太子排憂解難,但是太子府幕僚眾多,不讓他們出謀劃策,卻讓他們這些不熟悉軍中事物的人來想計策,堇燁覺得自己實在看不明白白管事如此做法意欲何為。
帝玥畢竟曾是一國公主,又被當做國家的繼承人來培養,自然知道行軍打仗中糧草之事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不可能如白管事所說大軍都已經出動了再來計算需要準備多少糧草,而且白管事應該知道他們在座的各位並不是行家出身,軍營中的問題誰能知道。
就算抓一個士兵來問,也不見得清楚,軍官也可能都不知道,畢竟糧草向來是由專人把管的,一般負責糧草押運的官職都不會小,這樣的情況下哪裡還需要他們這群不懂門道的外行來計算,白管事明顯就是在為難大家。
但轉念一想帝玥又覺得其中必有深意,白管事此題並非真的就要大家計算出所需的具體值,而是要一個大概的數值,再加上能有辦法讓後面的補給充裕的方法才是最合適的計算方法。
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就像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樣,只要後面的供給能跟上,大軍的糧草便永遠不存在問題,那麼現在擺在帝玥面前的問題就是怎樣找到源頭。
要知道現在陽春三月雖然萬物復甦,但本來這個季節就是物資匱乏的時候,加之姜離國舉國剛遭受雪災,供給跟不上是很明顯的問題,而且後面幾個月根本就沒合適的糧食在這個季節產出,想到這裡帝玥不禁頭疼。
帝玥整理好思緒,再將白管事給的題目仔細回憶了一下,發現白管事在題中指出大軍此刻正駐紮在九川河畔,帝玥知道這條河流,在大華朝還未被滅國時她還經常在九川河上泛舟*,現在回想起那個時候的日子真是好不愜意,好生快活。
她身為公主,享受了公主的地位待遇,享受了美好的童年生活,現在自然要她來承受這個身份給她賦予的責任,帝玥仔細想了想,在九川附近都有什麼地方,有什麼可以充當食物。
時間過去一百多年了也不知道九川河畔的地貌在河水的侵蝕下有沒有發生改變,但是既然河道在,那麼想來原先存在的東西應該還都在。
當初帝玥因為特別喜歡九川風光,她的父皇便給了她一個位於九川河畔的非常隱蔽的莊園,據說莊園是她的祖先修建的,至今已經八百年了,那裡還藏了一大批寶藏,但是不知道傳到第幾任君主那裡,將寶藏的秘密給傳丟了,到帝玥父皇這代便只剩下這個莊園,不過這個莊園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並由專人看管,並負責生產,可以說是一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後來大華朝昔日繁盛不再,遷都密林深處蟄伏起來打算等休養生息好後再復出,奈何一切還沒準備好,便突然遭受滅國之災,在帝玥的印象之中,那批物質還沒來得及調遣。
帝玥想起這件事,便想找機會自己親自前去探查,如果那批物資還在,還有那裡負責管理的一批人都可以由自己來調配的話,那麼她的復國大業將會取得很大進展。
但是帝玥知道,那將來都將是自己的底牌,不能輕易洩露出去,現在她還沒深入瞭解眾多諸侯國中有誰是可以和自己結盟的人,姜離眼前看起來不錯,但是如果在這場大戰中敗北了的話她就白白貢獻了自己的身家。
但是還是有不少可以透露的資訊,比如九川河裡有一段水域生活著食人魚,位置在一個很隱蔽的地方,如果不是憑藉祖先對九川河的深刻研究,她也可能不會知道看似溫和的九川河中居然會蘊藏著這麼大的危險,那個地方是一道天險,據說那裡的食人魚也是專門餵養的,並被人禁錮在那個地方,所有的食人魚都不得離開。
帝玥倒是親自去看過,將一條鮮活的九州鯽魚扔進去,立馬就能吸引來密密麻麻的食人魚,個頭不大,嘴巴卻很大,牙齒鋒利,看起來十分可怖,剛扔進去的鯽魚立馬就能見到白骨,分外滲人,當時帝玥覺得特別殘忍便轉身離開了。
見過諸侯國攻破城池,看到父皇母后接連喪命。看到昔日熟悉的面孔紛紛倒在血泊中,見過那如人間煉獄的屠殺,帝玥再想起食人魚,便不覺得有什麼了,想比而言,人類的戰爭更為可怕,可以摧毀一切。
還有九川河中的魚往往來得比其他地方的魚來得美味,只是刺太多,人們往往不喜歡食用,但是帝玥曾經有一位廚師特別會處理這種刺多的魚,用一種特殊的藥草浸泡後魚刺會自動與肉脫離開來,再食用時完全無需擔心它的刺會扎到咽喉。
曾經帝玥的母后也特別喜歡那道菜,帝玥有心向廚師學過,礙於帝玥是大華朝的未來國主,廚師倒是直接將所有的事宜都傳授給了帝玥。
那種草叫憐憂草,就在九川岸邊生長著,這就是所說的萬物相生相剋吧,在生長著刺多的魚的河岸邊就生長著可以讓骨肉剝離的憐憂草。
帝玥想到這些,便將自己所想的事寫了下來,一是獻計將敵軍引誘至食人魚所在的地方由食人魚幫助消滅敵人,縮短作戰時間;二是用憐憂草幫助大家可以食用九川河中的魚,解決糧食所需。
帝玥想了想再加了一條縮減府內花費支出,捐贈衣物布匹錢財支援前線的戰事。
堇燁也想到白管事意不在詳算大軍糧草花銷,二是需要解決後續補給問題,便提倡全城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節衣縮食支援前線戰事,並提出由當今天子起帶頭作用,號召全國積極響應。
不得不說,堇燁是站在一個愛國愛民的角度出發的,由天子率先做好表率,下面自然會一呼百應,身居高位者能先站出來做好表率這點非常重要。
同時堇燁還提到要加緊春季的農作物種植,官府放鬆稅收,讓農民可以安心種值糧食,穩定民心。
在考試期間白管事並沒有在考場看著大家答題,而是在窗外陪著三殿下,此次考題原本就是一些計算題,卻被三皇子臨時改成這道政治題,白管事也是為裡面的這群考生深表擔憂,一涉及政治,事情就複雜了,很多事不能說不能做,不然一個不小心小命不保。
其實他更擔心的是帝玥這個小姑娘,畢竟上午才和三皇子發生了不愉快,雖然最後解決了,但是三皇子明顯還對帝玥激烈的言辭有不滿,不然也不會將試題改成這樣。
其實白管事想多了,虞炎只是覺得帝玥上午所說的話可以看出她絕非尋常女子,反應靈敏,心思靈活,對國家大事至少也是有不少關注的,所以他才想藉此機會看看帝玥對待行軍之事瞭解多少,要知道他最近正在為軍隊後續補給的問題一籌莫展,便突然生出詢問她的意見的想法,但是有沒有合適的機會當面說,只能藉助這次考核的這個契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