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直敦被大理寺帶走的時候,顯得極為平靜。
似乎之前那個歇斯底里的人不是他,那個囂張跋扈衝著李泓之狂吼的人不是他,那個怯懦恐懼到全身顫抖的人不是他,只有現在這個平靜的視死如歸的人才是他。
他走前,跟常玉說:“我死不足惜,但可不可以……不要為難顏兒?”
“這事,奴才會同聖上說的,副相一路走好。”常玉點了點頭,看著吳直敦漸漸走遠。
再回頭的時候,大殿之上已朝臣了了。
蕭條,大抵便是如此了。
李泓之從龍椅上緩緩走下來,看著站在大殿外沒有進來的常玉,還有跟在他身後的雲生、顧黎、張同,還有沒見過的關寧。
幸好,他沒落的孤家寡人。
“進來吧。”李泓之說。
雲生看了一眼常玉,常玉抬起手臂示意了一下,雲生方才跨過門檻。
“民女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萬歲。”雲生剛要跪下,卻見李泓之上前一步將她扶住,雲生微微愣神,抬頭看著李泓之。
“是皇家對不住你。”
“謝聖上寬慰。”雲生努力忍著,才沒讓眼淚從眼眶裡掉下來。
“長孫一門,揹負汙名多年,如今真相大白,當還實情於百姓,告慰在天之靈。”李泓之緊緊抓著雲生的手腕,一字一頓地將這不知道在心中默唸過多少遍的話說出口,他看向常玉,說道:“擬旨,昭告天下。”
“是。”
不多久後,皇榜便貼在了京城各個角落。
同吳直敦相勾結的官員,無論大小,都被大理寺查了個乾乾淨淨,長孫雲華也回來了,按照李泓之的意思,官復原職。
誰也不曾想到,吳直敦認罪認得那麼快,就連雲生手裡的書,都還沒來得及交給李泓之。僅憑周宣明的兩本名錄,李泓之清查了朝廷大半官員,國庫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充盈。
“看看,民脂民膏,他們的為官之道就是從百姓身上壓榨苦血嗎?”李泓之蹙著眉,手裡拿著收繳上來的家產名單,一列一列,皆是觸目驚心的數字。
雲生的書,到頭來還是給了李泓之。
與吳直敦做過交易的那些商人,還有江湖上的那些人,因為不屬於朝廷管轄,而且他們行事隱秘,即便有長孫雉親手所寫的東西,要查的話,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李泓之交由了顧黎去辦。
官商勾結,吃的全是百姓的肉,喝的全是百姓的血。
李泓之甚至能看到這李氏江山,早已滿目瘡痍,希望,如今還不算晚。
朝廷換血的舉措,一早是周宣明告訴他的,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為了能夠在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朝廷不至於崩塌,周宣明離了京,這些年被他選中的那些學生,人數雖不多,卻足夠頂替被換下來的京官。
朝堂之上,一眼望去,全是年輕的陌生面孔。
但在李泓之看來,那些青澀,那些緊張,才是這個國家的未來。
“周宣明,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他是你們的老師,也是朕的老師,你們如今能站在這裡,全是因為他。”
還沒等李泓之把話說完,人堆之中,站出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