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天帝無蹤,是天帝轉生下界,自下而上革新人間和天庭。
此舉是為完善自己的道,自天帝革新萬萬年來,不論是天下大亂,還是太平盛世,科舉猶如流水線一般,從無斷絕過。
像是此番天下大亂,可科舉依然是一場沒有遺落下,場場都是如約的舉辦,不論是凡俗還是天庭,都組織人手在做此事,這已經成為了定例。
想要打破此舉,何其困難。
萬萬年來,一位又一位的英傑,他們參悟帝經,不斷著書立傳,去理解帝經的奧義,他們從各個方向闡述自己的理解。
一個字,有著不同的解釋。
一句話,有著不同的含義。
智慧的火花在碰撞,每一次完善他們自身實力增進的同時,也是在完善天帝的道。
此番天帝再一次無蹤,他是有意培養繼承者,代替自己為天帝,執掌這一方世界。
換一句話就是在說天帝已經把自己的道,推演到了一定程度,科舉對天帝的作用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要是更為具體的訴說,這一方《仙道》大世界,對天帝而言已經無作用了。
天帝當初開闢,或者是找到這一方世界,此點楊啟峰不太曉得具體情況,但有一點知道,天帝是藉助著《仙道》大世界,在恢復自己的傷勢。
如同受傷的野獸,躲藏在一處洞穴中舔著傷口,默默的恢復。
天帝底細其他人不曉得,如今經過楊啟峰探查,外加葫蘆娃大世界那一次玉皇示警,天帝是昊天,是楊啟峰認識中的那一位昊天,已經是確認無疑的事情了。
天帝有意撂挑子不幹了?
這是任性嗎?
楊啟峰在閣樓中不斷的踱步,眉頭深深的驟起,思考著天帝的目的,能夠讓天帝捨棄自己的基業,放棄這一方世界的位業,光是任性二字,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天帝肯定有著自己的決算,而能夠讓天帝這麼做,唯有要有更大的利益,能夠超越《仙道》大世界的利益,才能夠讓天帝捨棄《仙道》大世界。
更美好的前景,更強的實力,更.......
楊啟峰逐條分析,最後鎖定在了實力上面,前景神馬的?這都只是畫大餅,是否能夠實現都是一個問題。
天帝又不是三歲小兒,這豈能忽悠的了天帝。
放棄這一方世界,天帝的實力能夠獲得提高。
五星為地仙,開闢福地,演化福地,最後直至到把福地晉升為洞天,這就是六星級天仙了,天仙和地仙類同,一個演化福地,一個演化洞天。
至於最後怎麼晉升為金仙,楊啟峰倒是不太懂得,楊啟峰實力偏弱,他可不是全知全能,像是一些書中主角,在練氣期就懂得怎麼凝聚元嬰。
七星級的金仙楊啟峰懂得的只是一點,那就是概念,此在道家可稱天尊,佛門對應的是佛陀。
七星級後的八星級,這是大羅,大羅一道光輝照耀諸天,已經不侷限於一方世界,這應該用超脫來描述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