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是個勤快人,她自己一個人,把板橋客棧打理得井井有條,經營客棧,也賣粥飯,她還養了一大群驢子。
元和年的一天,許州有個書生路過汴州,他來到板橋時,天色已晚,見路邊有間客棧,就推門投宿。
三娘子熱情地迎接他,此時,客棧裡也有許多其他的客人。
住宿的客人都圍到三娘子身邊,他們飲酒說笑,非常快活。
三娘子酒量很好,喝了很多酒,卻沒有一點醉意。這個書生也跟大夥一起說說笑笑,但他沒有喝三娘子的酒,他生性謹慎,素來滴酒不沾。
二更時分,旅客醉了困了,各自上床睡覺。三娘子回到自己的房間,關上門,吹滅了燭火。
夜越來越深,眾人都已酣睡,只有書生睡不著。
這時,隔壁三娘子的房間裡,傳來了悉悉窣窣的聲音,書生把臉貼在牆壁,透過牆縫窺視,看見三娘子點亮蠟燭,搬出一個木箱子,她把一塊手帕鋪在地上,然後從木箱取出一個小木人,一匹小木牛和一套小犁耙。
那個小木人大約六七寸高,做得十分精緻逼真。
三娘子把它們放在灶前,低聲唸了幾句咒語,然後含上一口水,噴向它們。
水一淋,小人和小牛當即活了過來。
小人把犁耙駕上牛背,牽著牛,走到手帕上,手帕就變成了一塊田。小人來來回回耕了好一會,精工細作,把那塊田耕得平平整整。
看它耕好田地,三娘子就遞給小人一袋蕎麥種子。
小人接過種子,在田地播了種,種子立刻發芽,很快開出蕎麥花,結出金黃色的麥粒。
小人將蕎麥收割下來,脫了麥殼,共得到七八升蕎麥,交給三娘子。三娘子搬出一個小石磨,讓小人把蕎麥磨成粉。
等小人幹完活,三娘子對著它念出幾句咒語,那塊田又變成手帕,小人和小牛又變回小木偶,一動不動站在地上。
接下來,三娘子把小木人、小木牛、犁耙和手帕收回木箱子。
然後,三娘子把蕎麥粉做成了燒餅。
再過不久,公雞“喔喔喔”鳴叫起來,天色微亮,旅客們紛紛起身,準備離去。
三娘子從臥室走出來,手裡端著一盤蕎麥燒餅,對大家說:“各位客官,清晨飢餓,吃個燒餅再走吧!”
書生想到昨晚的事情,心中又懷疑又害怕,他沒有吃燒餅,直接走出客棧。
剛出門幾步,他聽到一陣奇怪的驢叫,回頭一看,只見吃燒餅的客人同時跌倒在地,嘴裡發出驢子的嘶鳴!
只一轉眼間,吃了燒餅的客人就全部變成了驢子!
那書生嚇的丟了魂,想著辛虧自己之前沒吃燒餅,拔腿逃走了。
那王國慶,把故事講到這裡,自己也是嚇的快丟了魂。
老闆娘,車伕,還有鋼廠的工人,三個人都是拼命的鼓掌,說這個故事真的是精彩。
“那板橋三娘子所使的邪術,究竟是什麼來頭呢?”美少婦問。
王國慶乾笑了幾聲,說應該是當年三國時期,太平道里《太平經》裡記載的幻術。
那木人和木牛,應該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領書》的作者,太平道天師張角的師傅,于吉所擁有的寶物,傳說中的“劫令端形”。
美少婦老闆娘點頭,說王國慶真的是博學多才,見多識廣。
同時,他的身後,飯館裡那個幹活的白鬍子老頭招呼王國慶,燒餅和肉湯做好了。
王國慶身子一個激靈,說他突然又不想吃了。
老闆娘,還有車伕和鋼廠工人,看到王國慶這般模樣,都是哈哈大笑,說王國慶還以為這家飯館的老闆娘,就是故事裡的那“板橋三娘子”不成?
王國慶擠出一絲勉強的笑容,說真的只是突然沒胃口了,飯錢肯定照給。
“那你這頓飯也別浪費,請咱們哥倆吃吧。”
那車伕和鋼廠工人去吃了燒餅,喝了肉湯,也沒見有任何異樣。
那個年代,一頓蔥油燒餅和肉湯,可是不便宜,王國慶看到自己大貴价錢買來的好東西,居然因為自己的膽小,白白落入了別人的嘴巴里,心裡的肉也是一陣絞痛。
可這時,那美麗風騷的飯館老闆娘,附在王國慶耳邊說了一番話,立刻是讓王國慶低沉的心情亢奮了起來。(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