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說的那些雕刻,說得顧玉喬都心動了,也不在意繼續出資。
但村長卻說:“這要不了多少錢,村裡出就好,主要是費時,慢工出細活嘛。”
顧玉喬也沒有堅持給錢,只說:“那我就等著看折桂橋完全建成的那天了。”
站在橋上看風景,那是和站在岸上,坐在渡船裡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顧玉喬跟大多數村民們一樣,都在橋上呆到了午飯時間,才依依不捨地回家吃飯。
回去的路上,張銘煌對顧阡羽說道:“你們把橋建得這麼壯麗,可是對岸那只有三尺寬的小路實在配不上這橋的品級,回去我就讓工房的人,先把你們村出去這路給修了。”
顧阡羽裝模作樣道:“那就多謝大人了!”
他現在幫著縣令管著農事、戶政和水利等事,而年初商人們捐資修橋建路這項肥差,卻叫吳縣丞給攬了過去,不歸他管,所以他才要謝張銘煌。
顧玉喬聞言,就對張銘煌道:“張大人,縣裡修橋鋪路的賬目可還清楚?”
張銘煌知道她要問什麼,實在是大家都不信任吳縣丞的人品,不過,“你放心,那姓吳的有我的親信盯著,不敢貪墨,不過就是吃點回扣,無傷大雅,總不能一點好處也不給人是吧,水至清則無魚。”
顧玉喬聽了就放心多了,便道:“那就好,若縣裡修橋鋪路還差錢,大可來找我捐資。”
張銘煌調侃道:“怎麼,想得個大善人的名號?”
顧玉喬笑道:“向令尊學習。”
張地主,就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呢。
第二季的稻子種下去之後,又是農閒時節。
顧阡墨又長大許多,九個多月,已經爬得非常好了,就是皮得很,醒著的時候,沒一刻能安安靜靜地坐著的。
顧玉喬想抱著他坐在膝上,跟自家孃親說話,誰知,顧阡墨身子一扭一掙,就往下溜了去。
“嘿,你小子力氣大的嚇人啊!”顧玉喬剛剛被他掙得猝不及防,差點把他摔了。
盧蔓菁笑道:“可不是麼,男孩子就是皮,好動,還是你小時候最乖了。”
顧玉喬見顧阡墨想下地,就把他的雙腿往地上一放,撐著他的胳膊。
顧阡墨興奮極了,“咯咯咯”笑著,原地蹦躂了兩下,就吭哧吭哧地往前走。
“呀,這麼小就想學走路了?”
顧玉喬覺得新鮮,就撐著他讓他走,誰知道他也不是亂走的,直接就往大門外而去,嘴裡“”地叫著,是想讓人帶他出去玩呢。
七月流火的天氣,顧玉喬帶不了他一會兒,就滿身的汗。
小顧阡墨愛出汗,沒鬧一會兒更是後腦勺都溼了。
外面太陽太大,她可不敢把自家弟弟帶出去玩,沒給他走兩步,就馬上抱起來,又回了屋裡。
“不行哦,小墨墨,會曬壞的!”
誰知,這麼小的小傢伙居然還有了脾氣了,被強行抱回來之後,就哭鬧著踢來踢去,耍起脾氣來了,甚至,還伸手猛拍自家姐姐的臉。
顧玉喬無奈又好笑,卻沒有生氣,不料,忽然間手上一空。